準確來說是小型化的能源。
當今人類的電池技術其實已經很發達了,鞋盒大小的蓄電池就足以支撐電瓶車和電動汽車跑上幾百公里。
然而現實卻是,現如今很多方面依舊不可避免的要被能源卡住脖子,尤其是在小型化能源方面。
熱能刀的能源問題想要解決其實也簡單,只需要帶個小揹包揹著電瓶再連結到劍柄末端就能進行輕而易舉滿足耗能需求。
可要時刻揹著個電池揹包,還要保持著與劍柄的導線連線,這設計未免也太蠢了,先不說實戰中人家拔你電線,光是揮舞起來都礙手礙腳。
夏旭想都沒想,第一時間就排除了這個方案。
可是能源問題還是需要面對。
既然在能源上得不到滿足,那就只能無奈的去犧牲續航了。
好在他設計的熱能刀採用的自己最慣用的苗刀形制,光刀柄就有四十厘米,再稍微增大點寬度的話還是有不少內部空間的。
四十厘米的刀柄採用中空的鈦合金,裡面除了少量絕緣層與前端的隔熱層之外全部裝載電池與電路。
如此一來,多了不敢說,起碼堅持個兩三分鐘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海特合金被加熱到兩三千度後本身降溫都需要一個過程。
“紙面上的續航資料雖然差了點,但關鍵時刻的兩三分鐘其實也足以支撐過一場戰鬥了……”
最終將設計定稿的夏旭自我寬慰著。
兩三分鐘,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足夠應對一場戰鬥了的,除非是被很多人近距離圍攻,否則現實裡很少會出現能和人對砍兩三分鐘的情況。
而且只是高溫狀態只能持續三分鐘罷了,沒了高溫又不是就不能砍人,以海特合金的強度和重量哪怕沒有高溫也能成為一把搏殺利器。
只是道理是這個道理,看著自己的作品有著這種缺陷,夏旭終究是不免有些遺憾。
“維克托那裡其實很可能有小型化的高能電池技術,就算沒有,他想弄出來應該也很容易……”
遺憾之中,如此一念不可避免的閃過,又迅速被夏旭拋之腦後。
找維克托是不可能去找的,真要去開這個口,不管是用什麼方式,他都已經能想象到那貨臭屁又騷包的倨傲模樣了。
蛛形捕食者只是用了斯波特集團的商品化元件都能被其詬病,這要過去還不知道要被糗成什麼樣。
拋下這個念頭,搞定設計圖的夏旭進入製造流程。
劍刃不需要他操心,自有鑄造廠那邊解決,劍柄方面也簡單,實驗樓有鐳射3D金屬印表機可以借用。
這種儀器不同於用塑膠材料的3D印表機,它的原理是將裡面填充上大量金屬粉末,然後再利用鐳射精準的對金屬粉末進行融結固化,從而‘凋’出相應的金屬零部件出來,哪怕是鈦合金也照樣能列印。
只花了小半天功夫,一把鈦合金質地、有著極具科技質感槽紋的銀白色劍柄就嶄新出爐,再就是電池組、電路、鑄造廠發來的劍刃……
喜歡我能檢視人物屬性請大家收藏:(我能檢視人物屬性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