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它的抗壓抗衝擊能力極其誇張,每平方英寸能夠承認超過1.45萬磅以上的衝擊力。
這也就意味著,只需要薄薄的一層,混合碳奈米管之類的材料作為骨架就能得到一種極輕極薄、輕而易舉就能防禦住大口徑穿甲彈的防彈衣。
不,不應該只叫防彈衣。
因為它連鈍器和利器都能防禦,再加上一層石墨烯表層後就是一套超級防護衣,並具備散熱吸汗透氣吸音等一系列數之不清的效能優勢。
“石墨烯表層加上這種石墨烯碳海綿,只需要在其中植入一定的碳奈米管作為骨架,我想咱們已經不需要再設計什麼額外加裝的無源外骨骼了……”
周季和沃克他們聽完曹園給出的訊息後都是雙眼放光,徹底亢奮了起來。
這種石墨烯海綿只是用來防彈減少衝擊力?
在他們看來這未免有些太過於暴殄天物了。
海綿,顧名思義這是一種稀疏多孔的結構,吸收衝擊力後被壓縮,衝擊力被緩衝掉後又會回彈。
而石墨烯海綿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哪怕被壓縮百分之八十都能恢復原狀。
一個物體可以吸收衝擊力壓縮自身再回彈,說簡單點這叫彈黃,說高階點這就是某種儲能結構。
機械能和熱能電能等其他能量一樣,只要有合適的方式就都是能進行儲存與轉化的,比如上發條的腕錶,就是將扭動發條的機械能儲存起來再緩慢釋放。
再誇張點,利用包括人力在內任何機械能將大量石塊運到高處,這些石頭本質上就算作了儲存機械能的‘電池’。
需要的時候將石頭往下扔,帶動繩索滑輪之類的就能利用這些機械能,配合上轉輪發電機就又將機械能轉化成了電能。
而有了石墨烯海綿這種現成的‘彈黃’,他們就不需要再考慮什麼儲能和轉化機械能之類的了,只需要合理的排布就能讓其作為現成的儲能部件。
就如同肌肉收縮蓄力,將自身力量積蓄起來再爆發,自然就起到了增幅肢體力量的效果。
透過結構設計,他們或許還能讓機械能的轉化與傳導變得更加優秀。
就像很多武功與格鬥技說的力從腰起、力從腿起一樣,他們是真正能做到讓腿部、腰腹的力量傳導和集中到一點上,以此形成超強的爆發力。
而且石墨烯海綿受到的衝擊力越強就會變得越硬。
如果設計合理,利用石墨烯海綿編織一層‘骨架’出來,那麼外骨骼裝甲的最後一環也完美解決了。
常態下這層骨架會和海綿一樣柔軟,完全不會影響活動,但只要受到重力和衝擊力它就會硬化,形成一副真正的骨骼,起到嵴柱一般分散重量和衝擊力的作用。
舉個形象點的例子,一塊巨大的重物掉下來,正常伸手去託舉的話會被砸趴下。
但如果手臂、腿部、嵴椎有這麼一層骨架快速硬化,那麼手臂和嵴背就不會因為這重量產生彎折,衝擊力和重力也會被分散開,最終一路傳導到地面。
如此一來,不僅是增強了防禦能力,連負重能力這種無源外骨骼最核心的功能也一併解決了。
防彈、防刺、抗衝擊,增強肢體力量、負重能力,更高效的傳遞和利用體能減少損耗,這不就是無源外骨骼最終的追求嗎。
最離譜的是它還能輕便得和一件衣服一樣,完全不需要什麼額外的機械結構和配件。
可以說,真按照這種方式製造出來,它就是最完美的無源外骨骼裝甲,遠比現階段能製作的動力外骨骼都要實用。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