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操控技術。
這當然不是指操控腦波,而是指以腦波操控電子產品,更準確的名詞或許應該稱之為腦波互動技術。
雲帆集團研究這種技術就是因為之前他們釋出的一種概念車型,以腦波駕駛的汽車。
用夏旭的眼光來看,這玩意其實是有點扯淡的。
腦波互動技術潛力確實很高,能應用在多種領域,但用在民用車輛駕駛之上卻顯然不怎麼合適。
人的思維變幻不定, 很多時候都是不可控的,光是正常開車都能車禍頻發,要是換做腦波控制即時響應那還不一天撞上好幾次了。
這種控制方式雖然足夠靈活便利,但註定只能用在人員接受過專業訓練的特殊領域,並不適合大規模普及民用,或者說民用對使用者的時間成本花費過高,風險也高, 很難被接受與普及開。
當然, 真正適不適合用於汽車駕駛其實並不重要, 雲帆集團對此更多的也只是作為一種概念噱頭,真有這種技術也沒必要非得應用在民用汽車領域。
“不知道是不是劇情……”
聽完陳樂瑤的話語,夏旭稍微有些拿捏不準情況。
這事情發展,隱隱給他一種‘劇情’的既視感。
但腦波操控技術這東西其實並不算太過於黑科技的東西,最起碼對於他而言並不算。
因為在他穿越前的地球就早已經弄出腦波操控技術的雛形了,也做到了以腦波控制車輛行進,只是受限於精確度與風險並未徹底成熟與運用。
而海藍星這邊,腦波操控技術也不是什麼太新奇的概念,早些年就炒得火熱,一些零星的技術成果也有,否則雲帆集團也不可能釋出這種概念車型了。
按照陳樂瑤的講述,雲帆集團這次叫停了腦波互動技術的研發,但其中一個股東兼實驗參與者卻想引入外部資本奪權重啟專案。
此人拉投資的說法就是聲稱已經開發出了高度成熟的腦波互動技術,無論是靈敏度還是精準度都非常完美, 只餘下一些細微缺陷需要除錯,離真正投入運用僅有一步之遙。
但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實在是太低了。
雲帆集團的高層又不是傻子,腦波互動技術的研發他們也是投入了不少資金的, 真要即將成功集團高層也不可能將整個專案直接一刀切。
而且在這類高新技術研發上,夏國說實話還是比較缺乏權威與自信的。
目前全球都沒聽說有哪家公司開發出完善的腦波互動技術,卻被雲帆集團一箇中型汽車集團開發了出來,說出來或許有些可恥,但對於國內某些人而言確實會有種主觀的‘自我’否定。
因此結果顯而易見,那個雲帆集團股東的說法根本沒有任何資本相信與看好,少部分沒多少約束又敢賭的也沒那個資本。
畢竟雲帆集團再怎麼說也是個中型汽車集團,不是砸個幾百幾千萬就能取得集團掌控權的。
陳樂瑤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對這個事件才並沒有太過關注,星海風投與雲帆集團的體量差距太大,他們就算有想法也沒有涉足的資本。
“樂瑤姐,麻煩你近期幫忙留心一下這件事和雲帆集團的動向。”
雖說明知自己也沒那個干涉雲帆集團的資本,但夏旭還是多留了個心眼,向陳樂瑤吩咐了一聲。
這件事有空可以去深入瞭解一番。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整合同和製藥,最起碼先將控釋片的技術給研發出來。谷疸
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的將超腦藥劑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他也才好運用超腦藥劑充實自身、輔助研發與消化已經獲得的各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