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想了想,說道:「等我回公司再說吧!」
掛了電話,李旭繼續開車送紀曉汐去上輔導課。
「好好上課,中午我來接你!」
囑咐完紀曉汐,李旭便驅車趕去了環球中心。
既然人都回濟南了,肯定不能老在家玩,還是要關注一下工作的。
加上許燕打的這通電話,他便想先去機器人實驗室看看。
機器人專案,這是目前李旭最重要的實驗專案,一旦成功,意義非常重大。
他的公司將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家正兒八經的科技公司。
當然,掙錢是不一定掙錢的。
但這玩意以後發展前景一片坦途,目前市場不景氣,只是因為技術層級還不到普及的時候。
就像以前的大哥大,黑白電視、臺式電腦一樣。
一旦技術壁壘被打破,能夠量產升級,那麼很快就會得到普及。
等李旭來到實驗室的時候,蔡教授等人正在實驗室忙碌著。
見到李旭過來,便給他介紹了一下最新的進展。
「目前我們給機體的腳掌使用的是鈦合金,其他骨架部位採用的是高強度複合鋼材……」
經過這段時間的改良和除錯,測試機器人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造型越來越趨向於真正的人型構造。
李旭看著已經有模有樣的機器人實驗一號,露出了滿意的表情。
「目前我們正在攻克動態影象識別演算法和神經網路方面的問題,已經有了一點進展。」蔡教授繼續補充道。
「嗯,做的不錯,各位辛苦了。」李旭說道。
「應該的!」蔡教授笑著說道:「關鍵技術都是李總提供的,我們頂多算是搬運工。」
李旭聞言笑道:「群策群力,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
鼓勵了幾句,李旭便把展覽會的事情跟蔡教授說了一聲。
蔡教授聽完問道:「李總,你是想完全展示我們的機器人,還是打算應付一下。」
李旭想了想,說道:應付一下,但也要展示我們的實力。」
蔡教授一聽就懂了,點頭說道:「好的,我馬上著手準備,製造一款可抓握機械臂,您看行嗎?」
「可以,不用太繁瑣,簡單展示一下就行。」李旭也認同這個操作。
太出眾,容易成眾失之的,過早進入大眾視野。
要是平平無奇,又沒辦法得到政府的重視。
而機械臂作為工業自動化的產物,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從簡單的平面關節機械臂到運動學冗餘機械臂,越來適應複雜的工業操作環境。
李旭推出這種機械臂,也不會過於突兀。
而且透過改進型抓握技術,還能讓人眼前一亮,頗有看點。
定好規劃,蔡教授便著手開始安排人員攻關這個專案。
李旭在辦公室待了一會,又來到了夢裡水鄉遊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