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院長,其實我一直有一個想法。”李旭試探性的問道。
“哦?”聶院長一聽來了興趣,說道:“你說。”
“我是這樣想的,我想跟咱們學院合作,搞一個理論物理研究所。”
“理論物理研究所?”
聶院長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這個名字起的有點大啊。
“是這樣的,由我投資,咱們學校出實驗室和人員,專門培養熱衷於理論物理的學生與教師~~~”
聶院長一聽,有些詫異的看向李旭,然後問道:“你說你來投資?”
他不相信李旭不知道專門搞一個培養學生的研究所,需要花多少錢。
“聶院長,不謙虛的說,我在考研究生之前,就已經掙了點家底,所以我這個想法並不是隨口說說。”
這一下聶院長來了興趣。
“小李,不簡單啊,沒想到,我還是看走了眼。難怪你不想來我們這裡當研究生。哈哈,現在的年輕人,不服不行啊。”
李旭笑著又把自己的想法跟聶院長彙報了一下。
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這個研究所就相當於是扶持性質的。
主要扶持的物件就是理論物理的學生和教授們。
透過一定的資金扶持,讓他們在就業和人生規劃上,可以無後顧之憂,專心去搞科研。
當然其中操作會很複雜,也可能會半途而廢,被人情世故或者外部因素給破壞初衷。
但是不嘗試一下,又怎麼能知道結果哪?
留洋的這半年,李旭見慣了美利堅實驗室中的氛圍,雖然也有一定的潛規則,但是至少在一定限度內,他們的學生和教授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了科研而學習,而搞研究。
當然哪裡都有黑暗,但是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在華國留下一片淨土。
為什麼大一統理論就不能是我們華國人提出的。
幾百年前,英國人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現在理應輪到華國人了。
李旭的想法過於幼稚與天真,但是誰讓他有了系統。
這個系統不是學霸系統,但是他可以為科研保駕護航。
李旭的想法讓聶院長久久不能平靜。
他也是從那個艱苦的年代過來的人。
那時候的華國可謂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很多科研工作者懷著一腔熱血返回國內,用自己的青春譜寫一首首熱血的讚歌。
也告訴了世人,我華夏是能搞科研的。
愛好物理的學生,有哪個的初衷不是想攀登物理學大廈的高峰,誰又想整天忙著爾虞我詐,忙著考慮金錢,忙著應付上級的檢查和任務?
聶院長長出了一口氣,說道:“這件事,我一個人不能答應你,得上院當委會,不過我可以給你保證,我會百分之一百的支援。”
他的目光灼灼,彷佛有新生的熱情在燃燒。
對面的李旭聞言,鄭重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