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大叔,力邀自己過來訪問,增長見識。
按照倆人一次聊天時候說的話:“科學不是閉門造車,更不是固步自封。”
李旭開始還有些排外情緒,但來到麻省理工後,才知道,有些學科,真的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趕上的。
尤其是基礎科學的研究!
所以出國留學沒什麼不好,但不要被中情局給收買了就行。
普瑞爾一聽李旭研究遇到了瓶頸,也來了興趣,對李旭的要求自無不允!
學習畢竟是枯燥的,不提也罷。
到了下午約定的時間,李旭才找到瑞娜,跟她一塊來到了他們開討論會的地方——樹林旁的一塊草地,地上鋪著一張碩大的塑膠布。
此時塑膠紙上剛擺滿零星的飲料和甜點。
在東側還有一個一平米大小的移動黑板。
而此時墊子旁正有四個年輕人在那裡談笑。
這四人都是白人,兩男兩女。
隨著瑞娜二人的到來,四人齊齊望了過來,然後頗為激動的過來跟李旭打招呼。
經過短暫的交流,李旭才知道,他們都是物理系的本科生,其中還有兩人是隔壁哈佛的人。
早就聽說哈佛和麻省理工互相承認學分,很多學生間的交流特別頻繁。
今日一見才知所言非虛。
李旭還是頭一次參加這種類似興趣小組性質的聚會。
饒有興致的聽他們在那裡探討學業上碰到的問題,交流腦海中迸發的思想火花。
到了後來,乾脆也加入到了討論當中。
雖然李旭有些首都大學本科資訊科學知識的加成,但在理論物理上,畢竟還是多有不足。
所以一番探討也讓他獲益良多。
這種感覺,像極了他高中時候痴迷物理的那種氛圍,每當下了課,都會聚在老師跟前,追問一些問題的答桉和延伸。
可是,是從什麼時候,就丟掉了這份喜愛,丟掉了這份認真。
是大學時莫名的攀比?
還是因為跟徐麗麗談戀愛而荒廢了學業?
好像都不是。
李旭也不知道答桉,也沒必要追求答桉。
看著洋溢著青春活力的五個外國人,李旭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一種無法對人言語的滋味。
“李,你怎麼了?”瑞娜見李旭久久不說話,便略有些擔心的問道。
“沒事,可能是昨晚沒有睡好,你們繼續,我休息一下。”李旭嘴角露出一抹澹澹的微笑。
“嗯!那你休息休息,不舒服的話,跟我說一聲。”瑞娜關切的說道。
“好的!我休息一會就好。”
李旭應了一聲,便仰趟在寬大的塑膠布上,聽著耳畔傳來的陌生而又熟悉的狄拉克函式,線性諧振子。
果斷啟動了今天的第二次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