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常數精度,更多的是因實驗而得來。
李旭在臺下看著外國人在那裡揮毫潑墨,頓時就明白了為什麼系統之前會給他簽到一個關於跑動耦合常數的論文。
原來會場裡有這麼一尊“大神”,原本是要薅郭志強羊毛的,沒想到薅到了這個老外的身上。
至於是不是常數,李旭哪裡懂。
不過這不妨礙,他一邊對照著解析的過程,一邊在系統裡搜尋論文的計算內容。
既然是薅的這個傢伙的羊毛,這個論文的一部分見解很明顯帶著這個傢伙的計算方式痕跡。
或許這就是這個外國人幾年以後會推演出來的結論吧。
很快外國人就將整個推演過程計算了出來。
然後他將粉筆放下,準備瀟灑的走下講臺。
郭志強哪裡會“放過他”,立馬就上前攔住他問道:“您的計算過程十分嚴謹,您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告訴我您地名字嘛?“
外國人聞言,哈哈一笑,說道:“我也是剛才聽你講課的時候突發靈感,才想到這個推演過程的,我叫威爾斯,普瑞爾!”
“威爾斯普瑞爾?麻省理工五十年來最年輕的教授,沃爾夫物理學獎的提名者?“郭志強聞言驚詫的問道。
“沒想到你竟然聽說過我!是的!“
外國人威爾斯點了點頭,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此言一出,臺上臺下一片譁然。
不關注物理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關注物理世界的人,都知道去年麻省理工有個最年輕的理論物理學教授,被提名沃爾夫物理學獎了。
這可是莫大的榮耀。
這一下,會場熱鬧了,郭志強跟本校的物理系教授,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這種人物一般情況下請都請不到,沒想到竟然窩在一群學生中間!
這還講什麼課啊!
好在講座也已經到了尾聲。
美女主持人臉帶笑容的再一次登上講臺,熱情的號召大家給與郭教授更加熱烈的掌聲,同時將掌聲也送給威爾遜教授。
等如潮水般的掌聲響起,郭教授微笑著邀請威爾遜一同走下講臺,然後在本校教授的陪同下離開了教室。
這就是好學校的優勢,別的不多,就教師資源多,什麼教授、專家那都是小兒科,就算是院士開個講座也會習以為常!
這要是擱在以前的學校,別說院士了,郭志強這種級別的,怎麼也得院長副院長陪同。
還得正二八經的在校門口掛上歡迎條幅!
在這裡,就跟一個普通學者沒區別!
可是更牛逼的是,人群中竟然還能夾雜著國外的物理學大牛,這就讓人唏噓了。
等郭教授他們走後,學生們也開始慢慢散場。
最後只剩下兩對情侶和李旭自己還留在階梯教室。
在哪上自習不是上!李旭一開始就沒打算走。
看著講臺上密密麻麻的計算公式,李旭有心驗證系統獎勵的驗證過程,便起身走到了講臺旁,一點點的對照著參考起來。
等計算到德爾塔的線性計算的時候,李旭終於發現了一個問題。
這個計算的過程,其實存在兩個不同層級的解,而這兩個解威爾遜只注意到了第一個,而第二個解,他給賦予了零值,但是實際並不是零值。
這也就導致了後續整個結論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