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頁: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第一頁: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
第二頁: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
第三頁: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
第四頁: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第五十三章第一頁: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第二頁: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
第三頁: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
第四頁:財貨有餘;是謂盜誇。盜誇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第一頁: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第二頁: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第三頁: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
第四頁: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
第五頁: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第六頁: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第一頁: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
第二頁: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第三頁: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第四頁: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第五頁: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第六頁: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第一頁: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
第二頁: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
第三頁: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第四頁: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第一頁: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第二頁: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第三頁: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第四頁: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