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算是對裴越自入朝以來的赫赫功勞做了一個簡要的評價,用詞溢美至極。朝中重臣皆飽學之士,自然能夠聽懂,就像先前對待穀梁的封爵一般,沒人質疑朝廷對裴越的評價。他用無數顯赫功勞和耿耿忠心向世人證明,他當得起這般讚譽。
“茲授爾太尉、上柱國、晉王,王爵世襲罔替,非謀逆大罪不予褫奪。”
第一道恩封就讓群臣呆立當場。
大梁對於爵位的賞賜極為苛刻,要知道當年立國時的公侯都是降等世襲,後代都要靠再立軍功才能將爵位升上去。如今所有人都見證一個歷史,裴越不單單是近百年來獨一無二的異姓王,還可以將親王之位代代相傳。
這便是真正的與國同戚。
文武百官如此震驚,年輕的內監顯然有點被嚇到,直到耳邊傳來天子的輕咳聲才回過神,忙不迭地繼續念下去。
“擢爾為左軍機,掌軍事院上下軍務,領天滄江南岸寧州、臨江、平江、建安四營。”
這道旨意讓群臣稍稍平靜一些,穀梁既然主動辭官,左軍機之位自然非裴越莫屬。後面那四座大營,便是如今鎮守南周疆域的四營,本就是裴越這次返京前的佈置,四營主帥亦都是他的心腹將領,朝廷即便想換帥也要取得他的同意。
“授爾為總理議政大臣,協調政事堂與軍事院,負責一應改革變法之細務。”
群臣漸漸有些麻木,他們甚至不知道這究竟是裴越脅迫天子,還是天子喝了晉王府的迷魂湯。
總理議政大臣是一個歷代不曾有過的官職,看起來與平章軍國重事相似,但又有根本性的不同。後者只是一個尊貴的虛銜,前者卻有切實而且極其重要的權力。
聯想到裴越以前建言設立的石炭寺、太醫館和農桑監等衙門,一些人醒悟過來,天子這是要深化改良變法,爭取早日造就盛世圖景。
“免去爾京軍北營主帥之職,由藏鋒衛指揮使韋睿接任。”
穀梁此刻都有些不好意思,雖說總算免掉了裴越的一項權柄,但韋睿是何等人物?
這跟裴越親自執掌北營沒有任何區別。
“另賜封地中山縣,著工部南下選址修建晉王府。”
最後這一條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莫非裴越不會常住京都,將來還是會離京就藩?
只不過這中山縣可是成京的附廓,如此一來豈不是意味著朝廷把成京給了裴越做封地?
群臣今日遭受的衝擊有些大,以至於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之後的幾道任命,譬如由保定侯蔡遷接任右軍機,召虎城主帥齊雲侯尹偉接任禁軍主帥,朝中各部衙一系列的官員任免,同時對守備師主帥裴城亦有諸多賞賜。
朝會結束之時,裴越與龍椅上的劉賢對望一眼,兩人幾乎同時浮現親近的笑意。
群臣走得有些慢,裴越亦沒有著急,與穀梁並肩同行。
來到殿外時,秋風送爽,陽光明媚。
穀梁微笑道:“好天氣。”
裴越點點頭,稍稍舒展雙臂,輕聲道:“以後都會是好天氣。”
還有幾章就完結啦,會交代一下前面的坑,感謝大家的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