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路程很短,方謝曉心中卻已百折千回。
落座後,裴越隨和地道:“其實我一直有件事想不明白,去年閣下收到陳希之的親筆信後,為何不肯考慮她的提議?在我看來鎮國公眼界高遠,理應知道大勢不可逆,南朝不可能永遠做到偏安一隅。”
方謝曉端起茶盞淺抿一口,清淡的香氣在喉間氤氳,他卻覺得有些苦澀。
“衛國公的建議合情合理,畢竟稍有見識的人都能看出梁周兩國的差距,然而方某身為周朝臣子,終究希望能為國朝盡忠。其實這次若非衛國公奇襲平江得手,縱然建安之亂依舊發生,我也會率領平江子弟死戰到底。”
他頓了一頓,喟然道:“然而我輩軍人沙場奮戰,所求者無非保境安民,可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暴露在衛國公的屠刀之下,方某又怎能因為一己之私強迫麾下將士們平白送死。”
裴越眼中顯露一抹敬意。
世事不如意者常八九,他能理解當初方謝曉直面兵鋒的決心,也不會鄙夷對方此刻的抉擇。
一念及此,他緩緩說道:“既然鎮國公坦誠相對,那我便開啟天窗說亮話。”
方謝曉點頭道:“還請直言相告。”
裴越道:“我非嗜殺之人,這段時日也未在城內大開殺戒,稍後鎮國公可以四處看看。戰事結束之後,我可以不殺任何一個平江百姓,但是這座城裡的所有人必須遷到大梁境內,並且打亂分散居住。這是大梁朝廷能夠接受的底線,還望鎮國公能夠理解。”
方謝曉對此早有意料,平靜地道:“理應如此。”
裴越繼續道:“方家可以在大梁境內建辦田地產業,我代表陛下向鎮國公承諾,不會侵佔方家一分一毫的私產。除此之外,我朝陛下還會賜予方家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大梁軍中也會有鎮國公的位置,雖然比不上閣下此前在南朝的超然地位,但足以讓方家擁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畢竟方謝曉手裡還有兩座大營,如果他不肯低頭歸降,必然會讓大梁軍隊付出一定的代價。
方謝曉面色沉穩,靜靜等待著對方的後續條件。
裴越不疾不徐地道:“在南境局勢底定之前,我希望鎮國公可以做兩件事。”
方謝曉道:“請說。”
裴越凝眸道:“第一,請方雲天、方雲將和方雲驥三位即刻前往我朝成京,我會命人好生招待,斷不會讓他們蒙受半點委屈。”
方謝曉沉默片刻,望著裴越堅決的目光,略顯艱難地道:“可以。”
裴越又道:“第二,冼家肯定不會放棄,如今冼春秋麾下兵力盤踞在寧州境內,如若不除必然生亂。故此,還請鎮國公派出承北大營,協助我朝鎮南軍、江陵軍和昌平軍,儘快剿滅冼春秋統領的軍隊。”
方謝曉心中輕嘆,既然已經邁出第一步,後面的事情可謂水到渠成。
對面這位年輕人顯然掐準自己的脈門,此刻談論再多亦不過是討價還價。
他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裴越的神情愈發溫和,兩人接下來就細節問題展開漫長的商議。
方謝曉並不會立刻返回,因為這件事牽扯到太多方面,關於朝廷、平江、邊軍和地方官府,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所有重要的問題都需要他們提前達成一致。
日落時分,方謝曉婉拒裴越的宴請,他要回方家大宅安撫族人。
目送這位中年男子離去後,裴越起身走到外廊,望著東方海天一線,長長地舒了口氣。
馮毅望著自家少爺寬闊的背影,由衷地行禮道:“恭賀少爺再立不世之功!”
裴越微微一笑,從容地道:“讓文書起草一份詳盡的奏章,然後送往京都。”
馮毅憨厚地笑道:“是,少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