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此時,唐攸之的表情愈發凝重起來。
只是就像裴越所言,這件事被王平章套了很多層迷霧,兩人又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從現有的線索分析無法判斷出他的真實想法。
見氣氛略顯沉默,裴越話鋒一轉道:“唐叔在京都會停留多久?”
唐攸之嘆道:“依照陛下的意思,最多隻有半個月的時間。”
裴越詫異道:“這麼急?”
唐攸之頷首道:“慶典結束之後,我會盡快處理好帶回來的大軍交接諸事,然後便會攜帶家眷赴任靈州。”
裴越欲言又止。
唐攸之見狀寬慰道:“不必太過憂心,你在京都有廣平侯的支撐,在外有我的守望相助,往後定當是一片坦途。臨汾那小子歷練不夠,處事仍顯毛躁,你有空多提點提點。”
裴越點頭應下,舉杯相敬。
烈酒入喉,兩人的話題越聊越深,直至深夜。
……
開平六年,三月初三日。
集寧侯唐攸之與中山侯裴越並騎而行,率領十萬大軍凱旋,在京都西門外二十里處得到盛大的歡迎,左執政莫蒿禮與魏國公王平章代表開平帝出迎。
待到十里處,京都百姓夾道相迎,歡呼聲直上雲霄。
俄而,大軍前往京軍北營暫歇等待安置,唐攸之和裴越領著五千甄選出來的精兵進入京都,押著俘虜和繳獲前往太廟,由開平帝親自主持祭天大典。
最後,這五千人在京都之內走馬觀花,來到皇城前的廣場進行封賞大典。
年僅十八歲的裴越再度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人間風流第一等。
唐攸之正式被加封為一等集寧侯,改任靈州刺史,不僅主政刺史府管理靈州九府五十七縣,而且執掌三衛從西軍精銳改制而成的廂軍,成為大梁首位手握軍政大權的刺史。
羅煥章獲封二等定軍侯,擢為京軍南大營主帥。
蕭瑾加封一等襄城侯,繼續擔任虎城行營節制,除了虎城守軍之外,還兼管南北四座軍寨,即固原寨、盧龍寨、刀口寨和雞鳴寨,成為抵禦西吳鐵騎的第一道防線。
南安侯蘇武接任西境長弓大營主帥,齊雲侯尹偉改任金水大營主帥,取消古平大營編制,改為古平軍鎮。
裴越由中山子直升二等中山侯,擢為京軍北營副帥,協助修武侯譚甫打理北營軍務。
一連串的封賞任命讓人眼花繚亂,朝野上下的目光都集中在唐攸之和裴越身上。
在無人注意的角落裡,魏國公王平章的長孫王九玄卸任宮中廷衛郎將,調入禁軍之中,被任命為禁軍衛左軍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