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個將兩支騎兵帶回來的武將朗聲道:“末將遵令!”
說完之後, 他立刻大步離去。
“蕭乾山, 你領八千騎兵為步卒穩住陣腳。”
“末將遵令!”
“再傳令,孫千秋部為大軍押後,務必擋住梁軍步卒的攻勢,決不允許後退一步!待大軍撤離之後,他們可以自行逃命。”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謝林攥緊右拳,幾乎將自己的掌心掐破。
謀士們面面相覷,卻又不敢違逆將令。
他們都清楚這條命令的真實含義,簡而言之就是讓孫千秋帶著近萬人死在這片戰場上!
為大軍押後是何等艱難的任務,想必熟悉軍事的人都明白,尤其是在此時雙方犬牙交錯拼命爭奪每一片土地的前提下。至於可以自行逃命這等言辭,誰能聞不到其中的血腥味?在這樣慘烈的戰場上,失去大軍的佑護,舉目皆是敵人,又往何處尋得生機?
“傳令!”謝林重複了一遍。
令官醒過神來,一邊通知旗手,一邊親自策馬衝向前方戰場。
一陣淒厲高亢的鳴金聲響徹吳軍本陣。
所謂鳴金,指的便是收兵與撤退的訊號,具體器物則是聲音尖銳的銅鉦。
很多人在聽見鳴金聲後神情錯愕,但也有相當多的普通將士臉上浮現解脫之色。長弓軍戰力極為強悍,西吳步卒本就很吃力,當十座軍寨三萬以上的援兵加入戰場,西吳步卒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
只不過,想要撤退卻也很難。
大梁軍陣之中,唐攸之聽到對方撤退的訊號後面不改色,唯有他自己知道內心跳動得有多劇烈。
“令羅克敵領軍從南側繞過去,丁原堵住北側,攔住他們的退路,進一步壓縮包圍圈!”他急促又宏亮地吼道。
當謝林發出撤退的命令之後, 戰局的最終走向便無法扭轉。
很多年後,葉七坐在藤椅之上,望著幾個小傢伙嬉鬧歡樂的身影,回想起身邊男人名動天下的第一戰,她忍不住好奇地問道:“如果那時候謝林沒有被你唬住,用騎兵對騎兵,步卒對步卒,不惜一切要跟你拼命,你會怎麼辦?”
裴越輕聲笑著,凝望著她說道:“還在臨清縣的時候,你和疏月為我慶生,攜手送了我一份大禮,告訴我無論生死皆相隨,那我還有什麼好怕的?就算他想和我拼命,有你在我身邊,不過是同生共死而已。”
謝林當然不知道自己的這場慘敗僅僅是因為細雨綿綿之中的一場槍舞。
開平五年,十一月初三日,大梁溪山寨南面廣袤的平原上,中山子裴越聯手集寧侯唐攸之,並虎將數十員,甲兵七萬餘,大破西吳鎮東大將軍謝林之軍。
謝林帶著一萬七千餘騎兵和兩萬九千餘步卒狼狽逃回西吳,折損兵力達到六萬之多。
史稱,溪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