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影響力的消退對儒門影響是非常大的,遲早會失去第一這個名頭的。
所以,王羽為了瞭解因果,才說出這麼一番話,一來打擊這朱秉禮,二來也是與儒門結一個善因。
朱秉禮聽了王羽的話,氣勢頓時萎靡了。
如果王羽說的是真的話,那這王羽的身份豈不是在一眾大儒和宗師之上了。
這麼說吧,太山之上聽子游的,太山之下那就要聽他的了。
看到朱秉禮開始慫了,王羽能放過他嗎?
那肯定是不能啊。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啊。
不把你徹底打死,我王羽槓精的稱號豈不是浪得虛名。
王羽看著朱秉禮和山長子游高聲道:“我身兼九脈掌院繼承種子和儒門世間行走,得到諸位先哲和祖師認可,還有五彩瑞麟作為印證,我這身份可不假吧,是不是要比朱秉禮的身份地位高。”
朱秉禮臉色陰沉,卻不敢發一言。
還是山長子游心性修為俱為上等,點點頭:“汝之言不假,爾欲待如何?”
王羽笑道:“不如何,我只是想把剛才朱秉禮所說的話送給他,辱罵師長,狂悖無禮,應受戒尺一百,逐出門去,終生不得再入儒門。山長你以為如何?”
一邊說著,王羽一邊把玩著手中的五彩瑞麟,明顯這是在提醒山長子游,不要忘記了我現在的身份。
這下一直都風輕雲淡的子游臉上終於變了顏色。
朱秉禮雖然有些蠢,但是此人的經義學問還是很紮實,而且奉行禮之一道,是自己的學生中比較出色的幾個之一了。
如果按照他說的,那朱秉禮就廢了。
沒有一個門派喜歡欺師滅祖的人,如果朱秉禮被這一個欺師滅祖的名聲被逐出儒門,其他門派也不會再收他了。
他就徹底的淪為凡人了。
一個有學問的凡人,如果沒有逆天的機緣,此生在無望踏入修行之道一步。
除非他能夠自證己道,於眾多門派祖師烙印道理的天地大道之中烙印上自己的道理,一步登天,成就一門祖師之無上尊位。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那就是天難萬難。
自證己道,除了自己的道理能夠環環相扣,自成方圓之外,還要接受諸多其他門派祖師烙印在大道之中道理的衝擊。
只有在這些道理衝擊中立住腳,才會得到天地大道認可,成就聖人之位。
子游並不覺得朱秉禮有這個天資和悟性,也不覺得他有如此的大毅力和大恆心。
所以,如果按照王羽所言,這朱秉禮就算是徹底廢了。
子游一時間猶豫起來。
按照儒門規矩,王羽所言無錯。
可是出於本心和感情,子游絕對不想處罰朱秉禮。
這就是儒門的弊端之一。
禮法森嚴,不容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