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夠保證的是產品的質量。
但是自營的重資產模式加上市場推廣成本加起來,已經超過了銷售額的10%,而生鮮批發的毛利也不過10%。
入不敷出。
如此一來,在和其他平臺爭搶市場的競爭中,虧損巨大,擴張速度越快,虧損越大。
兩輪6100萬美金的融資,只能幫著松鼠拼拼撐過一年。
楊俊最後只能遺憾離場,沒有在收購方案上提出苛刻的要求,爽快地把松鼠拼拼和你我您賣給了宅天下生鮮,體面離開,為自己保留了一點面子。
一直在圈裡混,或多或少要給資方留下一點好印象的,自己吃一點虧不算什麼,下次創業,別人覺得產品不錯,還會支援你。
隨著宅天下生鮮掀起“大魚吃小魚”的生存遊戲,不少平臺為了自保,開始在供應鏈上耍手段。
2019年的下半年,社群團購市場的惡意競爭層出不窮,直接導致資本玩家失去了興趣,沒有資方的支援,多家平臺出現供應鏈斷裂、現金流不足,最後宣佈破產。
“社群團購”再次被資本市場戴上了質疑的“帽子”。
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在資本市場是一個偽命題。
社群團購市場剛剛燃起的星星之火被撲滅。
正當所有人不看好“社群團購”的時候,宅天下生鮮再次發力,掀起來大規模的價格戰。
意圖很明顯,逼退“老三團”興盛優選、十薈團和同程生活,試圖壟斷市場。
此時的網際網路大老們有點看不懂陳沖的套路了。
別人離場的時候,他反而加大力度,這麼大規模的價格戰,每日虧損是肉眼可見的。
但是在宅天下新一輪新業務的融資中,卻有不少資本,例如富達、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沙特主權財富基金……跟風投資。
似乎非常相信陳沖對市場的判斷。
2020年,那一場公共安全衛生事件爆發,宅天下集團以宅天下生鮮的名義對外宣佈成立專項救助基金十億元支援。
接下來大動作不斷。
一直到2020年5月份,陳沖布的這場棋局才開始顯現出它的威力。
宅天下生鮮在華東、華南、華北、東北、西北、華中、西南八大區域全面開花,滲透一二線城市市場,迅速下沉三四線城市市場。
使用者數極速增長,成為2020年第二季度活躍人數最高的電商平臺。
此時,幾大網際網路大廠才意識到陳沖這步棋的真實用意,他的眼睛看的不是“菜籃子”,“菜籃子”裡面裝的根本不是菜,而是一塊巨大的肥的流油的流量蛋糕。
這麼大的流量蛋糕肯定不會讓陳沖一個人獨吞,緊接著,各大網際網路大廠開始發力,爭搶蛋糕。
美團推出美團優選,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滴滴推出橙心優選,阿里戰略注資十薈團,京東投資戰略投資興盛優選並開通京喜拼拼……
社群團購在經過兩起兩落之後,成為了風口,“百團大戰”爆發。
這也是陳沖重生回來追逐的最後一個網際網路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