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光復軍將城門炸開。
基本清軍都跑完了。
而守在城北城南的正藍旗,正黃旗,並沒有派兵支援,是隔牆觀望,他們每個旗都守著一個城門。
只要對方不是攻打自己的營地,他們才不參與這樣的戰鬥,跟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正白旗的旗主。
看著其他旗的八旗兵冷眼觀看,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也跟著逃了。
孫無良帶領的光復軍國民軍,以傷亡不到二十人的代價,殲滅對方清軍三百多人,逼迫守城的八旗兵潰敗。
之後牢牢佔據著朝陽門。
隨後分成了三個團,一個負責堅守朝陽門,兩個進入內城,負責尋找和府的下落,另一個團則保證道路的暢通,防止被八親滿兵劫後路。
對於紫禁城沒有踏進一步。
此時正白旗鑲白旗潰敗,使得內城的守軍見到光復軍就跑,即便手中握著火銃,也不敢朝對面開火,生怕遭到報復。
而光復軍想要前往哪裡。
八旗滿兵個個都不敢攔,甚至許多人跑到了外城躲避,因為光復軍只是攻打內城,並沒有進入到外城。
於是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八旗滿兵全躲到了外城,內城則成為了光復軍的天下,兩軍都在京師內,卻相互不侵犯。
你在外城躲避,我在內城抄家。
坊間百姓也聽到了槍炮的聲音,不過是從遙遠的地方傳過來。
當年的北京城在明朝統治之下,人口一度達到了120萬,面積相當地龐大,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地區首都能比北京城大。
即便現在成為了清朝的京師。
面積也是相當地可觀,即便是騎馬繞著京城外圍跑上一圈,也需要三天。
此時百姓們議論紛紛,“聽說這些起義軍攻打內城,如今八旗全都退到了外城。”
“幸好沒有打我們這裡,要不然可就要遭殃了。”
“反正八旗都跑了,到時候不知道外城守不守得住呢,還是別多想了,藏起來最要緊。”
“也是。”
民間聽說起義軍沒有攻打外城,所有人便安下了心,畢竟內城住的是八旗家眷,官員,漢人只能住在外城。
如今對方攻打的是內城,根本不接觸外城,所以這不關他們的事情,說不定內城的人被殺,他們都會拍手叫好。
而張還濤此刻正站在和府的面前,大量計程車兵湧入到和府裡面,開始進行了抄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