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想了一會,接著也開始下詔書,調動京城的八旗兵,奔赴北方作戰,用於防守前朝餘孽南下。
不僅能夠緩和京城對於八旗兵贍養的壓力,也能夠守住北方。
他也同意了慶桂想法,派人去聯絡沙俄。
畢竟仔細想想,聯合沙俄利大於弊,他們想要一小塊土地那就給,但前朝遺民不一樣,他們要的是整一個大清。
孰輕孰重,確實容易分清楚。
最後的一條無關緊要的策略,也就是命令朝鮮藩國,派遣他們的水師封鎖住海峽。
要是見到光復軍行駛而去。
立刻拿下。
以此截斷光復軍的航道,使得他們輜重線癱瘓。
兵部尚書慶桂領旨,接著匆匆忙忙地離開,開始了軍事的調動。
一時間,京城八旗兵開始集結。
慶桂先是集結滿為主的八旗兵,大約三千多人,立即調往吉林將軍府吉林烏拉。
之後再調蒙漢八旗前往三姓府,聽從副督統的調配,開始作戰。
吉林將軍行政規劃與南方的大不一樣,在南方主要以總督巡撫為主,而在吉林將軍更是類似於軍政一體,軍事長官也是行政長官。
而副都統的權力也是類似於巡撫。
畢竟東北地廣人稀,一個副都統轄區差不多與南方一個省面積相同。
京城的大動作。
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
就連各地官員也露出了好奇之色,之後便從朝廷的邸報上了解,原來是南方的起義軍跑到了北方來。
官員們都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最近國家戰事什麼的,倒不如撈起來的更重要一些。
只要不威脅自己的官位,沒有人會在意這些東西。
畢竟大清是愛新覺羅的大清。
又不是他們的。
隨後這些訊息就從官老爺的府上流傳出來了。
京城的街道上,許多勾欄瓦肆,各色茶樓酒館,都有不少人侃侃而談國家大事。
“聽說最近起義軍跑到了北方,似乎在滿清的老窩開花。”
“你這話可別亂說,小心隔牆有耳,你要是被人知道辱罵朝廷,當心人頭不保。”
那名有些放肆的書生,立刻閉起了嘴巴。
或許是因為換了一個新皇帝,國家管理的水平不斷下降,所以,社會越來越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