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整個艦隊帶回來四五百名沙俄戰俘,頓時眼睛都瞪大了,“這也太誇張了吧,如此多的戰俘,也不知夠不夠糧。”
孫無良倒是豪邁地說道:“管他人少人多,讓他們全都去耕種,自己養活自己,大不了全部丟到海里面凍死。”
隨後拉哈就多了一大批勞動力。
畢竟這些戰俘全都是免費,只要管飽就行,而且看起來人高馬大,真是不錯的勞動力。
拉哈這個地方又開始了大規模地建設,有了戰俘勞動力。
大量的荒田都得到了開墾,然後是伐木建造大量的木質房屋,並且在當地建造了幾座窯爐,用於燒製石磚。
此地並不缺煤炭。
苦夷島北部的沙俄勢力被趕了出去,這些原本沙俄建造的煤炭場基本就落入到光復軍手中,然後大量的煤炭進入拉哈。
楊世昌直接讓人在當地批次生產蜂窩煤。
日子一天天過去。
拉哈變得越來越大,原本從一座小村莊,慢慢地變成一座城鎮,周圍的部落,也開始向此地聚集。
幾乎有四五個小部落,七八百人,加入進來,形成了現在土著人口接近三千人的小城鎮。
而孫無良在此地無聊呆了一會。
又帶著艦隊浩浩蕩蕩地行駛到馬加丹,準備連沙俄的港口都摧毀掉。
一時間馬加丹也是風起雲湧,遭受到大量的炮火,原本回來的兩艘武裝船,早就被人擊沉在海底,碼頭也被人摧毀得一乾二淨。
孫無良甚至還派人登上岸,在小城鎮上開始作戰,寒冷極地,馬加丹人口也不超過三千人。
順便將船塢全都燒燬。
……
三姓副都統轄區,三姓府。
此地可是松花江,在後世這條流域出現了一座著名的城市——佳木斯市,而這三姓府則位於佳木斯市更上游位置。
距離黑龍江出海口,隔著兩三千里。
但這小小的三姓府卻管轄整個三姓副都統轄區,一個府的面積比兩廣還要大上許多,甚至再加福建省也未必比得上。
足以見得,其幅員遼闊。
蘇和泰副都統悠閒地在院子內喝著茶,手腳一哆嗦,就靠近屋內的蜂窩煤爐,取暖。
“這樣的鬼天氣,真讓人不得安寧。”
蘇和泰嘴巴喃喃自語。
他其實不願在此地當副都統,這裡天寒地凍的,人煙稀少,更重要沒有油水的可撈。
大部分都是邊民。
他們比狗還要窮,又不懂得耕種,只會去打獵弄一些毛皮,甚至連工藝品都不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