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這時候猶豫起來。
他如今快要坐上那個位置了,害怕手中的權力下放,若是這般,以後想要收回來困難重重。
慶桂見他猶豫。
繼續勸說道:“如今這是可行的法子,現在重要的是將賊軍擋住,倘若讓他們繼續北上,大清將會元氣大傷,
即便我們打勝了,十幾年內也難以恢復,更別說想要重拾先皇榮耀,王爺如今擔心的不過是這些省份擁兵自重,
但只要其他省份牢牢地掌控在手中,大清的軍隊也是如此,就不怕他們造反。”
兵部尚書慶桂說得有理有據。
永琰也為之動容,最後只能點頭。
隨後紫禁城內,清兵策馬狂奔,八百里加急趕往江南一帶,訊息也很快傳了出去。
七八日以後。
鄭軒也同樣知道了這條訊息,他看著上面的信封,“看來大清終於走到了這一步,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
陳南好奇地問道:“首長為什麼這樣說?我覺得這條策略非常不錯,如此一來各省,便能招募大量的軍隊,以後的仗可能難打多了。”
“但大清的氣運已經到頭了,他發下去的兵權就一定收不回來,擁兵自重必然,是人都有野心,更何況如今大清朝廷的控制力越發低下。”
鄭軒慢悠悠地說道。
一個朝代走向滅亡,最重要的是軍事實力四分五裂,各地勢力起來。
就如三國裡說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今大清已經到了要分裂的階段,接下來它會分裂成更多的勢力,這一點不需要太多思考便能得出結論。
鄭軒覺得有必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爭取更大的地盤,等各地軍閥勢力起來,戰爭就沒有這般好打了。
陳南微微贊同他的說法。
隨後他們便坐上了卡車,前往南昌府,未來那裡將會成為戰鬥的最前線指揮部。
“對了,告訴各地幹部,每縣每府都要通道路,並要建立淡水以及煤炭的補給點。”鄭軒向旁邊的陳南吩咐道,讓他將這些記下來,作為未來的行政規劃。
……
朝廷的訊息很快進入安徽,浙江兩省,於是當地紛紛開始招兵活動,他們原本屬於江南一帶。
根本就不差錢。
所以為了守住這一畝三分地。
大量的招募勇兵,上到府城下到縣城,都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一時間江南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大量的資金湧入到打鐵鋪中。
許多人都在鍛造裝備,更有甚者,派偷渡者進入光復軍的轄區內,然後私自收購大量的火器。
畢竟噶瑪蘭工坊可是有銷售火銃,雖然這種槍支射程短,但質量可靠,而且產量大,所以他們先優先裝備。
要不然空有軍隊,可沒有兵器。
但王中正與黃宿拿下安徽的徽州府,浙江的金華,台州府,卻發現詭異的一幕。
守城計程車兵不斷地增多,而且他們使用的兵器比清朝更加先進。
至少都是火銃標配,幾乎都是噶瑪蘭造,城牆上大大小小的劈山炮,若不是彈藥不足的話,光復軍還難以快速地將他們剿滅。
隨後兩人去收繳這些清軍的武器。
讓他們驚訝的一幕出現了,火器的數量可比之前增長了近兩成,劈山炮也多了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