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和史思明皆是北地豪雄,兩人都有異族血脈,但卻是從漢軍當中起家,自張純、張舉之亂時崛起,一步步走上了如今的位置。
他們兩人掌握了范陽郡大部分兵馬的控制權,約有七千之眾,十分了得。
所以,郡守盧毅想要調兵,也需要徵求兩人的意見。
郡守府中。
三人互相行禮坐定。
盧毅說起公孫瓚求援之事。
安祿山聽罷,皺起眉頭,半晌不語。
盧毅問道:“安將軍有何疑慮?”
安祿山說道:“呂布,虎狼也!此時公孫瓚借兵入幽州,豈不是重蹈董卓入雒陽故事嗎?”
說到這裡,安祿山看著盧毅,又道:“此時,為保住范陽郡,我等不可貿然出兵,且看公孫瓚和呂布如何破敵;若漢軍勝,我軍再出擊不遲,若漢軍敗,我軍便能夠保住范陽一郡不失,如何?”
“可公孫瓚書信已到,我軍如果不出,那麼公孫瓚處,怎麼解釋?”
盧毅聽了安祿山之言,覺得有理,於是詢問說。
“此事簡單,我率領三千兵馬駐紮邊關,伺機而動,公孫瓚知道了,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安祿山拍拍胸脯,大聲說道。
“只能如此了。”
盧毅是個守成之人,毫無爭霸之心,於是任憑安祿山決斷。
議事過後。
安祿山回到自己的府邸。
剛剛坐定,突然聽聞史思明來訪。
於是,安祿山將史思明請到自己的書房中敘話。
雖說是書房,但房間佈置卻是胡人風格,周邊掛滿了刀劍弓弩,並無一本書冊。
兩人坐定,史思明問道:“大哥,你當真要幫盧毅守住范陽?”
安祿山笑道:“什麼幫盧毅守范陽?這范陽郡難道不是我們的嗎?”
說到這裡,安祿山冷笑一聲,繼續道:“盧毅少謀無斷,范陽郡早就該是我們的了,此次幽州大亂,我們正好起事,奪取范陽之地!”
“那麼,大哥準備如何做?”
史思明問道。
安祿山微微一笑,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書信落款赫然是——拓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