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奚康生問道:“將軍,敵人麾下也有能人異士,我等該如何破敵呢?”
宇文成都說:“我與他們不分伯仲,他們奈何不了我,我也輕易勝不了他們,所以目前之事,我們把守關隘,擋住公孫瓚軍前進之路,拖住他們,不讓其和公孫度合兵,過不了多久,只待主公兵馬到來,奪取襄平,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認同了宇文成都之言。
……
之後數天,田豫和宇文成都都沒有發生大的戰事。
不是說雙方不想打,而是兩軍實力幾乎對等,而田豫軍的補給線相對較長,無法承擔攻堅戰的需要。
所以,田豫一面給公孫瓚寫信,請求公孫瓚支援,一面則派出斥候,試圖進入襄平,請公孫度出城相助。
但是,宇文成都切斷了襄平城對外的所有通道,他派爾朱兆率領輕騎兵四處偵查,田豫派出的斥候,盡數被爾朱兆捕殺。
久而久之,田豫軍中糧草逐漸消耗,兵士們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變化。
與此同時,北面的拓跋珪率領鮮卑主力也來到了襄平城下。
拓跋珪及各部落族長率軍前來,與宇文成都等人相見。
賀拔勝見自己的兄弟陣亡,不由得號啕大哭起來,拓跋珪連忙安慰,說攻破襄平之後,以賀拔嶽為首功。
聽到拓跋珪承諾,再加上其他族長勸解,賀拔勝這才收住眼淚,對拓跋珪拱手稱謝。
眾人齊聚中軍帳,共同商議攻略襄平之事。
各位族長見拓跋珪智珠在握,於是連忙問計。
拓跋珪緩緩說道:“我曾經看過漢人兵法,聽說戰國時期,有一人名叫孫臏,此人用減灶之法,欺騙魏國大將龐涓,而如今,公孫度被我們圍困日久,城裡早就人心惶惶,我等可用增灶之計,攻破其心,讓他不戰自亂!”
說到這裡,拓跋珪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眼眸當中,精光閃爍。
當夜。
軍營當中。
一支支鮮卑騎兵悄然出營。
他們不打火把,秘密前往北面數十里之外,然後安營紮寨下來。
第二天清晨,數千騎兵再從北面返回軍營當中。
襄平城裡,守城士兵見每天早晨都有兵馬從北方源源不斷而來,他們不知這是拓跋珪的計策,只覺得是鮮卑兵馬甚眾,心中更是驚慌。
慢慢的,這恐慌的氛圍便瀰漫了整座襄平城。
城主府,公孫度官署當中。
公孫度皺著眉頭,聽著城中士兵的稟報。
“你是說,鮮卑人大軍不下十萬?”公孫度臉色難看,問城門校尉道。
城門校尉說:“末將探查敵營,見旌旗招展,刀槍林立,埋鍋造飯時,看他們的炊煙數量,的確有十萬人之眾!”
“如此,該如何是好?”公孫度揉揉額頭,心情十分煩躁。
“父親!”
此時,兒子公孫康、公孫恭聯袂而來,向父親行禮。
“你們為何而來?”
公孫度看著兩個兒子,沒心情和他們寒暄。
公孫康支支吾吾片刻,最終鼓起勇氣,說道:“父親,不如我們投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