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說團圓是小廚娘呢,聽李秀才這麼簡單一說,她就先把饅頭稍稍煎了煎,煎的表面有一點焦,才把一個大饅頭切開,拿起一半,一刀不切斷,一刀切斷,做成茄盒一樣,再把豬頭肉剁成肉泥,加點蒜苗,往裡頭一夾,再淋上滷湯,就成了。
滾滾道:“團圓,你做的這個,有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叫肉夾饃。”
“胡說!明明是饃裡夾了肉。”
滾滾:“……”
團圓又自顧自說道,“不過也對,叫肉夾饃好像更能吸引人誒。”
滾滾:“……”
什麼話都叫團圓自己說了。
團圓在家裡美滋滋吃著肉夾饃,其他去鎮上的男孩可就遭殃了。大人們看到自家孩子去了一趟鎮上,反而還帶了十幾文錢回來,當然得問怎麼回事。每個孩子都眉飛色舞的一通描述,他們怎麼怎麼在團圓的帶領下贏了鎮上那個看不起村裡人的賣烤地瓜的。當爹孃的聽完,第一句就是問,“那團圓拿了多少錢?”
“娘,我給她兩文呢。”
這些當孃的,個個快被自家的混小子氣死了,抄起炕邊的笤帚疙瘩就抽,“你有九十文,就給人團圓兩文,娘教你這麼摳搜的?”
當兒子的到處躲,“娘,團圓本來就有八十文,我們七個男娃娃,每個人給兩文,狗剩給了她五十文,團圓說了,這樣一來,除了狗剩,她的錢是最多的。”
“團圓說,團圓說,團圓那是心好,你就理所當然拿著了,娘是這麼教你的?你就不會自己算算賬?”
“娘,我不會算啊。”
當孃的就在心裡算,六個混小子是拿了九十文,每人去掉兩文,就是八十八文,團圓就是在八十文的基礎上,加個兩文,再加兩文,再加……當孃的也算不清了,不過狗剩給了團圓五十文,那團圓起碼就是一百三十文文往上,還行。
“以後,別見了錢就邁不動腿,團圓做的事情最多,就該她多拿,你們就是一分沒有也正常,別團圓給,你就收著。”
“我曉得了,娘。”當兒子的趕緊認錯。
這六家得的便宜少,就把這事先放在了心裡,等以後團圓家需要人幫忙,他們幫把手就行,可狗剩得了三百五十文,那地瓜幹就值幾十文,他娘李木蘭直接來了李秀才家,來送錢的。
她雖然也算不清這個賬,可她家狗剩佔了大便宜,她心裡不安。
“嬸子,地瓜幹是你家的,那個也算錢,我分的對著呢。”團圓擺著小手,她才不要李木蘭給她的三百文。
李木蘭轉頭看李秀才,“秀才叔,你叫團圓拿著吧,這錢我家真不能要。”
團圓不知道地瓜乾的價格,李秀才該知道啊,四百文實在是太多了,多的離譜,這叫其他六家怎麼看她家。
這錢,李秀才也不能收,他沉思了會,叫李木蘭把其他幾家叫來,他的意思呢,是這錢以幾個孩子的名義交給族裡,其他七家的大人都點頭,“秀才叔,就按你說的辦,俺們都沒意見。”
三百文錢,就這樣交到了大族老手裡,大族老讓里正用這錢買點糖塊,給全村分分,得說清這錢是團圓幾個小娃娃賺的,一時間八個孩子在村裡風光一時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