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看來,賈詡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一臉的陰險狡詐,不像好人,反而挺儒雅的。
賈詡的詢問,讓溫良不由得對賈詡產生了些許好感。
沒有推辭,溫良順勢說起了自己的見聞。
因為有自己的打算,溫良在描述的時候,特意提起了‘太平道’。
比如,在路上說聽到不少的人說,要東行去尋求太平道的庇護。
對於太平道,董卓和李儒並沒有什麼反應,反倒是賈詡,皺著眉頭思考著什麼。
隨後,賈詡又主動問了溫良幾個關於太平道的問題後,嘆了口氣。
這聲嘆息,終於引起了李儒和董卓的興趣,李儒也開口,問賈詡是擔心這些人有造反的心思嗎?
賈詡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
“太平道準備造反,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我擔心的不是太平道,而是朝堂上的那些世家代表以及外戚。
張角這個人和他的太平道,最初是起源於冀州的。
司隸,甚至是幷州都有了太平道的傳道者,並且能夠成功引誘人們背井離鄉,東行投奔太平道。
可想而知,冀州等地的太平道又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人頭可意味著稅收,稅收又關係到自己的地位,太平道的出現,當地的官員不可能沒有發覺。
不說為了漢朝的統治,就為了自己的官位,也應該有所行動。
但詭異的是,目前朝廷沒有任何針對太平道的舉動,這點很不正常。
除非是有人故意壓著這些訊息,不讓宮裡的那位知道,這些人,野心不小啊。
文優,你說我猜的對嗎?”
說到這,賈詡卻不再繼續往下說自己的推斷,反而將話題拋給了一旁的李儒。
見賈詡詢問自己的意見,李儒皺著眉頭,點了點頭。
“要是文和以及恭儉的訊息都是真的,那可以肯定有人故意按下了太平道的訊息,就為了瞞著宮裡那位。
外戚幹這事的可能性不大,何進自己是屠夫出身,而且他的位置已經到頭了,隱瞞太平道的訊息對他沒有什麼好處。
宦官也不太可能,宦官的地位靠的就是朝廷,朝廷不穩對他們也沒什麼好處。
那會選擇隱瞞這個訊息的,就只剩下那些世家子弟了。
也只有這些地方鄉紳和朝裡的大臣們聯手,才能讓宮裡那位,外戚,還有宦官都收不到一絲訊息。
如果是他們乾的話,那目的很可能是藉此逼迫皇帝放開黨禁,不再限制本地官員掌權。
再加上恭儉剛才說的,現在太平道的人傳教已經不再掩飾了,那說明距離太平道造反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董公,我們應該早做打算。”
……
旁邊的溫良都看傻了。
穿越到這個世界,尤其是在成功忽悠了董雅那個小老頭之後,溫良已經有些膨脹了。
感覺憑藉自己對歷史的先知先覺,再加上經歷過網際網路的資訊爆炸時代,他的智慧對古代這些人是可以碾壓的。
但眼前的一幕,讓溫良發現,他就是個弟弟,甚至連弟弟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