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亦。
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也——《孔子家語》
意思就是說,跟黃炎這等謙謙君子住在一起呢,就像是在玫瑰精油裡打滾兒一樣,渾身香噴噴的!
而若是跟那些壞蛋流氓呆在一起呢,則就像在公共廁所裡滾屎蛋兒一般,臭不可聞……
聖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先哲雲,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還有什麼,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據說在那鄭玄,鄭老先生家裡,但凡是個雜役婢僕,隨口道來的都是‘之乎者也焉已哉’……
有一天呢,鄭老先生家中一夥計,見著另一夥計被罰站在院子裡,於是就好奇地問了一句:胡為乎泥中?——《詩經*邶風*式微》
白話文:你沒事兒杵在泥地兒裡,幹哈呢?
答曰:薄言往愬(訴),逢彼之怒。——《詩經*邶風*柏舟》
翻譯為: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
而且呢,據說有一回,成千上萬的黃巾力士,蜂擁殺向高密,也就是鄭老先生的老家,可聽說這位當世大教育家也在城裡的時候,當即又如潮水般退去……
由此可見,這位鄭老先生的教化力度之大,感化範圍之廣,實在令人欽佩至極啊……
鄭老先生千里迢迢,打青州高密跑到兗州陳留來,是因為袁紹的好兒子,袁譚率軍攻進了北海。
北海相孔融本也想來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哪知道,對方皆為文盲跟盲流,根本不吃他那一套!
眼見著守城無望,孔老夫子便棄城而逃,甚至連老婆孩子都跑丟了……
為躲避戰亂,鄭老先生便只好投奔到,陳留這處祥和安寧的世外桃源來了……
曹孟德雖然跟孔文舉有過節,卻還是任命他為將作大匠,只是將他當做一面旗幟,一面用以召集天下文人士子的旗幟罷了……
畢竟,在眼下這年頭兒,讀書人最為推崇的還是儒家之學,孔孟之道……
於是乎,黃炎便將這位鄭老先生,也妥善安頓了一番。
不僅為他在陳留置辦了田產屋宅,又贈他婢僕雜役數人,以便讓他家中能夠繼續‘胡為乎泥中’……
“……”
話說回來,當席間,賈詡一語道破蔡大家心中所慮的時候,眾皆默然。
畢竟,以蔡大家的名聲威望,若是將自家閨女嫁與他人為妾,總歸有點兒丟面子啊……
黃炎亦是一臉的歉然之色:“承蒙蔡大家不棄,平日裡更對黃炎多有教誨,黃炎自是感激不盡……令媛才華橫溢,不讓鬚眉,黃炎仰慕已久,只是……”
聳了聳肩膀後,又甚感愧疚道:“黃炎早已娶妻,若是再將令千金納入房中,只怕要委屈了蔡大小姐啊……”
黃炎心中愧疚不安,蔡大家亦是一臉苦澀的笑意,又語氣落寞道:“治世出幹吏,亂世現能臣……在這亂世之道,能得賢侄身邊這等安逸的歸宿,也算是小女福分不薄……老夫只求賢侄能夠善待小女便好……更何況,老夫還欠你一份賭約呢……”
聽得準岳父大人如此一說,黃炎雖然心下稍安,卻又不知當如何應答……
都說是,物老成妖,人老成精。
好在鄭老先生年高六旬,身多閱歷,及時笑著替他圓了一回:“呵呵……老夫雖然初來乍到,卻對黃小哥聞名已久……雖說年僅弱冠,卻能夠寬容百姓,體恤將士,又親近袍澤兄弟,對後宅女眷亦是百般呵護……只要能夠夫婦和睦,孝養父母,家中自然也就其樂融融……”
黃炎甚為感激地對鄭老先生,拱手謝過。
眾人亦是頻頻點頭附和……
解開了心中的包袱,老蔡同志更是欣慰不已:“哈哈哈!難得有生之年,蔡邕還能夠與老友重逢暢飲!今日借太極賢侄這醇酒佳釀,蔡邕當與康成兄再飲三百杯!”
“呵呵呵……”鄭老先生忙舉杯相迎,“想黃小哥府上,菜餚稱得上珍饈美味,這美酒更是堪比瑤池仙釀啊……你我自當一醉方休!”
席間氣氛,重又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