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夥伴鼓掌,用讚許的目光看著他,臉上是真誠的笑容。
這一刻,這個俊美的男孩激動了,眼窩有些溼潤。
掌聲結束,老譚意味深長的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鮮花和掌聲,希望站在萬人中央被人矚目,希望自己的成功讓父母心欣慰,讓愛人自豪。
今天老譚告訴大家一句話,任何成功都是透過自己的堅持、努力、付出得來的。你不改變,沒人替你改變;你不努力,沒人為你喝彩。你終將會成為想要成為的那個人,給自己熱烈的掌聲。”
“譁——”
掌聲熱烈而持久。
接下來的三天早例會老譚規範了大家的站姿、隊形。把隊伍打亂重分,分成三個團隊,每個團隊有五名師傅,三個砧板,三個荷臺,兩個冷盤、兩個麵點,兩個洗碗大姐。
粗加工和殺雞大哥、豆腐坊、摘菜、大鍋燉、海鮮佬都分到各個團隊。
每個團隊選出一名隊長,給自己的團隊起名字,設計口號。
隊長不許管理人員擔任,必須是員工,管理人員也得聽本隊隊長的。
三個隊的名字分別是戰狼隊,敢死隊,雪豹隊。聽著就霸氣,朝氣蓬勃。
以後三個隊進行PK,誰違反了紀律、衛生不合格、菜品出現毛病,在按著規章制度進行處罰的同時還要給團隊扣分。當然,有獎有罰,對在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同時給團隊加分。
加分的專案包括:開源節流、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被採納實施、拾金不昧、業餘活動中拿到獎項、菜品創新、好人好事等等。
員工立時被這個新玩法激起了熱情,都是二十多、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只有少數是四十往上的,歲數大的在年輕人的帶領下也煥發了青春,積極的參與到團隊中來。
團隊組建之後,員工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工作也積極了。
王剛很佩服,問老譚是怎麼想到組建三個團隊的。
老譚反問:“兄弟,你說現在什麼最難管?”
王剛想了一下說:“人最難管。”
“對,人最難管。”老譚肯定道,“做管理的都說人難管,可是沒人咱們管啥去?現在飯店八零後是主力軍,還有很多九零後。咱們這些七零後厲害的是廚師長、總廚,不厲害的是廚子,還有像殺雞大哥似的,乾點力所能及的活,掙錢養家餬口。
咱們這些七零後都是因為家裡困難,孩子多,在家沒啥出路,甚至是連媳婦都說不上,沒辦法才出來的。咱們那時候只要有個工作能掙錢就行,聽話,咋管咋是。
好不容易找個活恐怕幹不好被辭退,下崗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要是兜裡沒錢吃飯都是問題。所以咱們幹活不用管,都實心實意的拼命幹,那還怕老闆不滿意呢。”
王剛想到自己出來時的情景,深有感觸的點點頭。
老譚接著說:“現在不行了,這些八零後、九零後都是計劃生育之後出生的,一出生就是個寶,沒吃過咱們那些苦,也不管家裡情況咋樣,爹媽、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都拿他們當祖宗供著,一來二去的就覺著自己是祖宗,啥都是理所應當的。
在家沒人管,管也管不聽,在學校有心的孩子知道好好學習考大學。等那些調皮搗蛋的不都跑到咱們廚房來了。這些孩子啥心理?不知家裡疾苦,自己玩好拉倒。根本不考慮父母咋想的,也不管父母有多難,只要自己高興就行。
以前咱們學徒的時候師父說句話就是聖旨,還有不聽的?師父是爺,咱們是孫子。現在全都倒過來了,小弟是爺,咱們是孫子。別說管了,能把他們哄好了老實幹活就不錯了,是不?”
王剛認可的點點頭。
“這也不怪他們,從小長這麼大都當祖宗養著,沒被管過,乍一管誰都不服。要說有好的沒?有,大多數還是好的,可好的,聽話的也不到咱們廚房來呀,是不是。說咱們廚房是土匪、二流子出身絕對正確,想要把他們管住了,就得比他們還土匪,還二流子才行。”
說到這老譚和王剛都會心的笑了。
老譚接著說:“現在這些孩子個性強,以玩為主,工作為鋪,只要玩好了才有心思幹活。不願意被人管,錯了不喜歡被人說,越說越往錯了幹,跟你頂牛,認為那是性格。
咋整,既然愛玩,不願意被管著,還有個性,那就順著他們來,叫他們自己管自己。別看這幫小子不愛聽咱們的,但絕對聽自己認可的。
都有小團伙意識,那咱們就把他們的小團伙擴大,把咱們的大團隊縮小,先建立他們認可的小團隊,樹立小團隊信心,等他們玩嗨了,大團隊就好建了。”
王剛由衷的給老譚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