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快遞給那個買家了。”
Asa說:“我只是擔心不是同一種東西……”
我急叨叨地說:“肯定是同一種東西!你快說哪裡有?”
Asa說:“404。”
……
404。
它雖然是我的故鄉,但我根本不知道它具體在哪兒。
現在,你開啟搜尋引擎,搜尋“404城”,會發現資訊浩如煙海。其中比較權威的應該是某百科,它會問你,你要找的是不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第四零四廠”?
透過這個詞條,你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內陸深處有四座核工業城市,404是其中之一,為滿足國家鈾礦地質事業的戰略需要,籌建於1957年,因第一顆***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帝霸權主義的核壟斷和核訛詐而輝煌。
搜尋引擎中還會出現一些其他資訊,都在用力描寫404的細節,就像用放大鏡觀察一張巨大的畫,讓你總是看不清它的全貌。
另外,只要提及404的具體位置,報道里大都語焉不詳,一筆帶過。
作為一個編劇,我很清楚,細節描寫是為了突出真實性,但細節過於密集就會令人生疑,就像一個魔術師,他不斷逗引你注意他左手的小指頭,實際上那是在掩護另一個操作——他的下半身正在被運走。
2016年,一篇名為“核城404”的文章引爆了眾多自媒體,這個地方的神秘之處在於——在任何公開發行的紙質地圖、電子地圖、城市列表、車牌號、電話區號、快遞可送達城市列表中都無法找到它。
1996年,政府宣佈:暫停核試驗。除了為數不多的留守者,其他人員全部撤出了404城,這座歷經輝煌的城市逐漸被廢棄。
這一年發生了不大不小兩件事:第一件,我過一歲的生日了;第二件,我的父親在撤出404的前夕,因公殉職。
沒錯,我父親是404的員工。他是北京人,大學畢業後進入404工作,戶籍隨之轉入404。後來,國家後勤工作做得好,把他大學的相好——也就是我媽,也接到了404,兩個人在404結婚,生下我。
父親去世之後,由於母親是吉林人,她帶著年幼的我被安置在了吉林省白城市。
後來我去大連讀大學,有一天我媽突然告訴我,她意外地聯絡上了我爸一位故友的兒子,他也在大連讀書,學法律。這個人就是Asa。我倆的經歷極度相似,他的父親也在那場代號為“919”的事故中殉職了,因此,我跟他一見面就成了兄弟。畢業後,我隨著“北漂”一族來到了北京,Asa也來了,參與到了他的家族企業中。
時間再往前,1990年12月25日,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納·李首次成功透過I
te
et實現了HTTP代理與伺服器的通訊。
HTTP協議是所有網頁互動的基礎,其中有一條錯誤程式碼意味著返回,表示找不到該網頁,這個程式碼就是“404:NOT FOUND”。這位全球資訊網之父想不到的是,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在中國某地有一座城市也叫做404。兩個404的特徵也驚人地吻合,都是“無法被找到”。
再往前30年,也就是這座無法被找到的城市剛剛籌建的時候,那段時間,東北很多骨幹技工或請假或辭職,而隸屬新疆軍區的一整隊地質勘探人員也神秘消失,原來他們都去了404,“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
……
我怎麼都想不到,Asa竟然給我提供了一個這麼重要的資訊——“錯”來自404!
我有些昏眩:“你怎麼知道?”
Asa說:“我聽乾叔說過。”
我見過乾叔,他最早也在404工作,搞宣傳,他和Asa的父親是好友。“919事故”發生後,404就開始了大撤離,Asa的爺爺認了乾叔做乾兒子,並在公司給了他一個職位,當秘書,一直幹到現在。如今,他已經成了Asa家族企業的總管家。我還見過乾叔的太太,我管她叫扈阿姨,扈阿姨最早也在404工作,當時她是防疫站的大夫。
我說:“那我馬上去一趟!”
Asa說:“你以為你想去就能去?”
我眨巴了兩下眼睛:“為什麼不能去?”
Asa說:“你知道它在哪兒嗎?”
我不說話了。
Asa說:“你等一下。”然後他拿起手機,給乾叔打了個電話,約乾叔半個小時後見面。接下來他對我說:“你別衝動,我跟乾叔再核實一下,如果沒問題,我陪你去。”
我趕緊說:“你是做大事的人,我可不想耽誤你的時間,還是我自己去吧。”
Asa說:“‘錯’也是商機啊。如果真找到了,我可以投資開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