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此乃民女的大膽揣測。如今朝堂之上,官員皆為男子。陛下開設女科,想必是有意讓女子步入仕途,參與朝政。”
此女的回答條理清晰、切中要害,句句都說到了趙祈的心坎裡。
趙祈心中大悅,微笑著點頭道:“你所言不差。你叫什麼名字?”
“民女姓蘇,名秀。” 女子回答道。
“家中還有何人?” 趙祈接著問道。
蘇秀微微低頭,神色有些黯淡,說道:“民女雙親已逝,夫君也早早離世,如今身邊只有一個女兒。”
“那你現居何處?”
“民女同女兒住在如意居。” 蘇秀答道。
朱寶貞在一旁適時解釋道:“如意居是盼兮姑娘新開設的客棧,主要供往來客人住宿。”
這時,另一位名叫李月的女子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蘇姑娘提到的第一點,正是民女的親身經歷。民女原本要被家中雙親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子,看到張貼的榜文後,民女喬裝打扮,收拾行囊,偷偷離家。如今雙親聽到民女入選女科,也不再逼民女成婚了。”
這姑娘不問自答,真是好膽量。
趙祈贊許地看了她一眼,說道:“入了宮,只要沒有朕的允許,誰也不能強迫你做任何事。”
朱寶貞接著引薦道:“陛下,這二位姑娘是本次武試入選的人才。”
“民女名叫韓木蘭,來自西平縣。西夏侵犯西平縣時,民女家中父母兄嫂皆不幸遇難,只留下民女一人。民女當時恰好進山打獵,才僥幸逃過一劫。”
“西戎賊子,朕定不會放過他們。女子習武本就少見,你的武藝是誰傳授的?”
韓木蘭回道:“民女父親和兄長都是西平縣計程車兵。父親武藝高強,又熟讀兵書,從小就教導民女和兄長習武。民女進京後正想找些事做,恰好看到女科選舉的榜文,便報名應試了。”
趙祈又將目光投向另一位女子。只見她身高五尺六,體重足有一百八十斤,體態魁梧壯碩,渾身散發著強大的力量感,一看就是一員猛將。
能被朱寶貞選中,想必武藝十分高強。
“民女武嬌嬌,是京城人士。民女的武藝是父親及其軍中同僚傳授的。”
“你父親如今在何處任職?怎麼不早些將你帶來見朕?” 趙祈問道。
武嬌嬌神色哀傷,“父親曾追隨叛王將領盛羽,後被叛王殺害。母親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也隨父親去了。”
聽著這些女子的悲慘身世,趙祈心中感慨萬千。
她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往後好好為朕效力,做朕的股肱之臣,為大周社稷盡心盡力。也要為天下女子樹立榜樣,讓她們看到,女子也能頂天立地,有所作為。”
眾人紛紛跪地,齊聲說道:“民女謹遵陛下教誨,定當全力以赴!”
第二日,朝堂之上趙祈依次見了男科的三甲。
此時,女科入選的二十人,正與男科入選的進士一同在殿外靜靜候著。
朱寶貞踏出一步,拱手奏道:“陛下,女科文試選拔出十八人,武試選拔出兩人,不知陛下對她們作何安排?”
“武試的這兩人,安排到朕身邊,擔任禦前侍衛。文試的十八人,則與男科試子一同進入翰林院學習。”
話音剛落,高晉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大聲諫言:“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翰林院多年來一直都是男子出入的地方,如今驟然讓這些女子進入,成何體統?這簡直是壞了祖宗規矩!”
部分官員隨聲附和,一時之間,反對之聲在朝堂上此起彼伏。
畢竟在他們看來,翰林院是官員選拔的重要場所,十八名女子進入,就意味著佔據了十八個男子的晉升機會。
朱寶貞再次挺身而出,言辭犀利地反駁道:“諸位大人,這些皆是透過科舉選拔出的、一心報效國家的棟梁之才,何必非要執著於男女之分?選拔官員,看重的是個人的才學。無論是男是女,若只會誇誇其談而無真才實學,即便僥幸為官,也不過是屍位素餐、毫無作為的庸官罷了。”
朝堂之上,但凡有官員出言反對女子進入翰林院學習,朱寶貞皆以有力的言辭一一懟了回去 。
她據理力爭,使得那些頑固守舊的官員們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