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 68.伯父,跟我講講情敵的故事
宰相牧浩蕩今日下朝歸家,難得聽到下人來報牧碧虛前來。
一時間,牧浩蕩有些驚詫。
他牧府子侄眾多,除了牧碧虛以外,其他的子侄大都已經開枝散葉,綿延子嗣。在朝堂任職也有文有武,門生遍佈各個角落。
但牧碧虛既沒有尋求他這個大伯父的推薦,也沒有依賴於母族皇室的榮光,自行參與了科考,如今擔任的也是不高不低的職級。
因為牧碧虛的父親在外履職,牧浩蕩對於這個最小的侄子理應頗多照顧。
只是他身為三省六部之首,如果對這個侄子在明面上加以過多的關懷,容易給其他官衙落下口實。
是以兩人雖然同在一個家族中,但牧碧虛搬出別院之後,兩個人見面的機會並不多。
之前牧浩蕩聽聞牧碧虛痛失愛妾意志消沉的時候,也有心要勸誡於侄兒。怎料他還沒有行動,牧碧虛便先行過來了。
牧碧虛對牧浩蕩叉手行禮:“大伯父。”
牧浩蕩見牧碧虛雖然身材清減了些,但神志還清明,知道他暫時沒了尋死覓活的想法,就先放下了心來。
他和顏悅色地道:“貍童,過來坐。”
牧相的年紀已過五十而知天命,神采奕奕不見半分老態,動作靈活,氣宇昂藏,身材也不如年歲半百的同僚們那般肥胖懶惰。
若非他身壯力健,武功高強,也不會在八年之前一堆殺手的伏擊之下突出重圍,完好無損地活到了今日。
故而在牧浩蕩的思想影響下,牧府中的子侄們從小就得了最好的老師的指教,俱是文武雙全,也算是繼承了他的家主意志。
牧碧虛恭敬道:“侄兒如今身為侍禦史,負責複核刑獄文書。眼下鳳京城風起雲湧,心中有些疑惑,特來向伯父討教。”
以前牧碧虛看起來都是個閑雲野鶴不關心局事的,如今這孩子死了愛妾,終於收了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仕途中來,牧浩蕩對此感覺到吾心甚慰。
“貍童有何疑惑?”
“先南平郡先王在世時,為大行皇帝平息藩鎮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父死子繼。但如今的南平郡王,卻是第三子崇開峻而非長子崇開霖,伯父可知其中緣由?”
牧浩蕩身為皇帝的心腹幹將,朝廷的大大小小事務均經過中書省的手,他對於大小藩鎮的一舉一動記在心裡,耳聽八方,眼觀四路,如何會不知道南平郡王換了人的緣由?
“先南平郡崇高光生有三子,長子崇開霖,次子崇開霽,三子崇開峻,均是英武過人,驍勇善戰之輩。”
他抬手捋了捋自己的長須,“尤其是崇開霖,既有智慧,又有武藝和擔當,長相亦雄俊端正,乃是鳳京城中名門貴女翹首以望的好夫婿,但是天妒英才啊……“
崇開霖南征北戰,為朝廷立下的汗馬功勞,但也因此與眾多藩鎮結下仇怨。在五年前的一次戰鬥中,敵方趁著他在前線無瑕他顧,趁亂擄去了他的家眷。
才下戰場的崇開霖聞知此事,窮追不捨,為了營救家眷而身陷敵營。
哪怕他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然刀劍無眼,流矢如雨,還是因此而腿腳負傷,落了殘疾,從此之後不便再上馬行軍。
噩耗與喜訊並行,接二連三地傳來。二弟崇開霽貪功冒進,在戰場上犧牲,崇開霖大為受打擊,以為整個家族要就此淪落。
此時之前一直並不起眼,偏安一隅的三弟崇開峻,卻有如神助,一路勢如破竹,殲滅了敵營,立下赫赫軍功。
等到崇開峻開拔回營後,崇開霖向聖人遞書陳言——自己戎馬一生,雖正值壯年,奈何不能騎行再戰,已經無法再為國效力。且一腿受傷跛行,有礙觀瞻。膝下兒子又正年幼,承擔不起身為南平郡王的職責,恐彈壓不了營中將士。
如今他身心疲憊,傷痕累累,只想告老還鄉安享餘年,請求將自己的爵位遞於三弟崇開峻,撫慰其英勇沖鋒陷陣,使他繼續將家族傳承發揚光大,
皇帝接到崇開霖的上表之後,也心有慼慼哉,特許讓崇開霖致仕,其子日後可入文道,也可在長大成人之後,再前往崇開峻營中歷練。
這位新任的南平郡王可謂是既有實力又有運氣,放在尋常的家族中,他前頭還有兩個哥哥,尤其大哥還健在有子嗣,這爵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的頭上來。
“奈何二哥戰死,大哥殘疾,侄兒年幼,而他又在紛爭之中立下了功勞,故而承襲了南平郡王的爵位,也是個英雄人物。”
作者的話:
他還知道雄競前需要做功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