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終究也是凡夫俗子,會關注外部環境和言論産生好奇。
這條熱搜很容易找,容易到溫棠這種沒用過多久的,一點進去也看到了那條掛在熱搜上的詞條。
“據悉,該醫生於博士第三年被送到國外某知名醫院交流,即便如此,她手中還是有十多篇sci,總影響因子超過70,包含一篇國際頂級期刊。而其導師恰巧是曾經的科主任,現在又往上升到院長,這很難不讓人懷疑,這十多篇sci的背後,到底藏著多少人的血汗?”
下面熱度第一的一位網友的評論:“這女的我知道,博士時候經常出入導師辦公室,每次主任手術就爭著搶著去,別的人手術看都不看一眼。而且她從國外回來就直接帶組手術,還被院裡推薦參加節目刷名聲。”
還有人無端猜測:“對,我之前還看到她和院長拉拉扯扯,兩人在辦公室裡待了小半天,期間一直沒人出入。”
“噫,太惡心了,學術圈都是被這種人弄髒的。”
“我們大家一起舉報她,把事情鬧大就不怕不調查,就算調查組有人包庇,醫院也不會再重用這種名聲不好的人了!”
……
各種網友憑借想象力,把整件事情編造得有頭有臉,如果溫棠不是當事人,恐怕也會懷疑她真的有什麼學術不端行為了。
在網路的潮水下,即使有認識的人想要為她辯解,短短的幾條評論就被飛快大部分路人是站在第三方立場上吃瓜看戲,但總有那麼一部分會把自身代入,藉著網路匿名的保護傘,肆意發洩生活中的不滿。
評論區的話語越來越嚴重,已經有不少人人肉出溫棠的個人資訊,並“問候”她的父母了。
溫棠雙拳緊握,死死咬住嘴唇,顯然,她高估了自己面對惡語的抵抗能力。
看著評論區關於她個人的訊息越來越具體,甚至已經有人找到她所居住的小區,溫棠忍不住渾身顫抖。
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害怕明天上班被光明正大指指點點,也害怕有人找到她和父母的家裡傷害他們。
就在這時,手機鈴聲突然響起,來自一個陌生號碼。
溫棠剛剛接通,裡面便傳來透過變聲器男女莫辨的聲音:“去死吧,婊子!就是有你們這種人存在,我的論文才被搶走,我才畢不了業,你們都去死吧!”
結束通話電話並將號碼拉入黑名單後,對方顯然還不甘心,又換了一個手機號繼續打電話辱罵。
微信這時卻彈出一個視窗,是洛冉:“溫老師,您別怕,我已經聯系認識的人上網幫您澄清了。我看評論區有人扒到地址了,您暫且換個地方住吧,保護好自己。”
隨後,小姑娘馬上發來一條:“我們大家都相信您!您是一位很值得敬佩的前輩、也是一個工作盡職盡責的好醫生。”
大家?
溫棠起初不理解大家的含義,直到她看到微信裡各種熟的不熟的、同科室不同科室的人發來訊息,訊息內容不太相同,但內容歸根結底只有一個意思——
他們都相信溫棠,都相信她絕不會做這種學術不端的事情。
這時電話再次響起,溫棠看了眼,備註名為“詩南喬”。
她鼓起勇氣,接通電話,試探地開口:“喂?”
“棠棠——”對方不知道在哪裡,周圍還能聽到呼呼的風聲,“你聽我說,不要害怕,先來我家小住幾天,也跟你父母說一下,暫時換個地方住。我已經聯系媒體朋友幫你澄清了,我們明天去諮詢專業的律師看這件事怎麼處理,你別害怕。”
“你相信我?”溫棠沒想到,非同事中第一個聯系她的,竟會是詩南喬。
雖然她們現在也算是朋友,但在原書劇情裡,她們可是勢同水火的仇敵,恨不能至對方於死地。
“你在說什麼啊?”詩南喬的語氣裡滿是不可置信,“我怎麼會不相信你!”
沒等溫棠開口,她繼續問道:“你現在在哪,我去接你,直接來我家。別去在意網上的評論,認識你的人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不認識你的看到了網上的言論過兩天也就忘了。”
“我在醫院地下一層的停車場,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