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還是早晚兩餐飯,也沒有什麼中午休息時間。他們的獨輪小推車透過了,小白就讓他們把車子先收到一邊。
現在又換成他的主場,其他木匠和新手學徒們都在旁邊給他們打下手。
他們先是看見皇帝挑出一根大木料,然後就開始打磨出形狀,最後把那些或直或彎,但都輕巧不粗苯的木頭合在一起,搓成了一個形狀漂亮的……犁?
他本來下意識想到的是曲轅犁,斬木頭的時候又覺得不對,北方大地又不是南方水田,方向搞錯了,不應該一下就想到曲轅犁,直轅犁也是經歷過千百年考驗的犁。
曲轅犁好處是變輕,節省人力和畜力,但是方便轉向、控制犁地深淺這些功能,重要的是轉向和犁地深淺,都是南方零散的水田更需要的功能,北方大平原的旱地田要要這個幹什麼。
但是做的過程中,他又發現太重了,這個重量不是一人一牛可以搞定的,至少也得要三人兩牛。
一人在前牽兩頭牛,一人於單長轅的一側控制犁轅,一人在後扶犁才能給它用好,適合的是不缺牛和不缺人力的大戶人家。
現在薊州這個情況,就算是回頭他能把這些罪臣的家當全抄了,牛也不夠百姓分的,更別說是現在薊州這個民生,能有三口耕田勞力的人家都少。
於是他做到中途,又轉向去做起了曲轅犁,還是得信任家裡祖先們的優選。
只是木頭的犁不夠,想要它能正常作業,還需要有金屬犁壁。
小白把這個先放在一邊,畫了幾個個圖讓劉德安排人想辦法先把這些弄出來,他自己又繼續翻木頭,準備弄個耬子。
也不是知道是不是燕國的事情搞得他心煩意亂,一個下午都在悶著頭玩木頭,把點上來的器修技能都用在搞農具上了,一個下午地上就堆了不少東西。
來找陛下做今日工作彙報的人看見那些東西都嚇了一跳,一聽說是皇帝做的,大家忍不住去看他的手,發現一下午紅都沒紅一點,更別說長繭子了。
很多東西都還是散落的零件,除了皇帝,誰都看不出來他是做什麼的,只有隱約成型的那兩架犁,還有耬子,一下就吸引住了大家的目光。
漁陽縣的人來這裡紮根後,多少都是要去看看自己的田地,每年春耕秋收也會按照前齊舊俗搞一些儀式。
就算輪不到他們親自下田,他們對耕種的工具也都是不陌生的。
這個犁和以往的犁都不太一樣的造型讓所有人都第一時間去看它,楊頌扶起倒在地上了犁,不顧儀態直接蹲下來,把犁從上到下仔仔細細看了個清楚,看到犁下空缺的地方,他立刻問道:“陛下,這犁,是還缺了犁鏵嗎?”
小白:“缺了點東西,已經讓薊州鐵匠去打了,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把這些都拼起來吧。”
楊頌站起來把犁擺正,雖然還缺了關鍵工具,但他嘗試著在幹土地上移動,這個重量讓他眼前一亮。
“臣這就連夜去催鐵匠,辛苦辛苦,明日一早,我們就把這犁裝上看看吧,陛下!”
“辛苦他們了,那楊公你去安排吧。”他太識貨了,識貨到小白都感覺不同意是對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