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幾分熟悉感
隔幾天,溫知聆在開學前去了臨北的外公外婆家。
臨北和淮城相距甚遠,父母離婚後,她和她媽媽這邊親戚的往來減少了很多,但每年春節仍然會到外公外婆這兒拜年。
飛機落地臨北機場是下午,舅舅來接機。
外公外婆家在臨北的渝水鎮,住的是一棟自建的兩層小洋樓,平常只有兩位老人,過年這段時間要熱鬧些。
他們晚上睡得早,所以晚飯也吃得早,溫知聆到家的時候,剛好趕上飯點。
老房子內部沒什麼設計,進門就能將一樓的格局一覽無餘。
小姨帶著她家的兩個小孩在沙發上坐著看電視,姨夫在廚房幫外婆的忙。
溫知聆看了一圈,沒見到她媽媽的身影。
舅舅幫她提著行李包,見她頓在原地沒動,問:“怎麼不進去?”
她心裡空落落的,有些茫然,“我媽媽沒來嗎?”
舅舅面上一愣,“沒啊,她今年不是和她老公一起留在北城那邊……”
話說到一半,他才想到外甥女心思細,這些是不是不該在她面前提。
於是硬生生截住了後半句。
“沒事啊,沒事。”舅舅摸摸她的後腦勺,“你媽媽年前來過一趟,畢竟現在有了新家庭,總要兼顧著的,你下回放假,有空就去北城找她。”
溫知聆慢慢點了點頭。
小姨聽到門口的動靜,抱著孩子走過來,熱情招呼道:“知聆來啦,快進來啊。”
她低頭逗懷裡的小女孩,“看看這是誰呀,叫大姐姐。”
小女孩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馬上就“咿咿呀呀”的喊起來。
溫知聆牽唇,抬手輕輕碰一下她肉嘟嘟的臉。
晚上吃飯,餐桌上免不了聊起家常。
外公外婆有三個小孩,溫知聆的媽媽葛雲儀是長女,舅舅是最小的孩子,今年三十出頭,還未婚,小姨結婚比較早,和姨夫是高中同學,感情穩定,一家四口一直在臨北市區生活,大女兒冉冉今年剛升初中,小女兒才一歲出頭。
整頓飯吃下來,話題離不開溫知聆媽媽。
小姨性子大大咧咧,什麼話都往外倒。
“媽你還記得姐大學畢業那年,我們幾個去廟裡求簽嗎,當時姐剛和溫實僑在一起,就求了個姻緣簽,那個大師解簽,說她正緣到得晚,在三十歲之後,我們不信,結果看看現在,還真是。”
外婆夾菜的筷子一頓,悠悠地嘆口氣道:“有時候啊,真的不能不信命。”
小姨在一旁給孩子喂飯,聞聲眉毛一皺,“嘆什麼氣啊,這又不是壞事,溫實僑好好的公司高管不做,非得出來創業,不著家就算了,萬一賠得傾家蕩産,我姐以後的路才難走呢,再說了,共苦容易同甘難啊。”
溫知聆捧著碗吃飯,安靜聽著。
舅舅自小被二姐壓一頭,不敢出聲嗆她,一個勁兒地往溫知聆碗裡夾菜,讓她多吃些魚肉,別光吃素菜。
倒是平時不怎麼說話的外公沉聲道:“雲靜,別在小孩面前講這些。”
姨夫用手偷偷戳一下小姨,打圓場說:“你去吃點飯吧,我來喂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