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麼說,內閣四位人精就明白,要辦《樂府新報》這件事已經成了定局。
內閣四輔臣五味雜陳,怎麼又讓蘇澤辦成了呢?
但是也和蘇澤上疏所言的那樣,《樂府新報》其實對內閣也是有利的。
能拓展言路,從言官手裡分走權力,這對於想要有所作為的高拱和張居正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事情已成定局,接下來就是爭奪利益了。
一向和稀泥的首輔李春芳,這時候也不和了,直接說道:
“按照蘇子霖所奏,《樂府新報》應設在文淵閣下。”
隆慶皇帝點點頭說道:
“那就由卿擔任總裁官。”
這個結果是理所當然,這樣重要的機構,自然要掌握在內閣手裡,蘇澤上疏中也是這麼設計的。
李春芳是內閣首輔,兼任總裁官也是理所應當。
這個職位不重要,眾所周知,“總裁總裁,總而不裁”,他李閣老內閣的一攤子事情都懶得管,還能管《樂府新報》所有的事情?這不過是掛個名,抓一個稽核權而已。
高拱站出來說道:
“蘇澤是首倡者,當以他為總編官。”
高拱想的很清楚,這報館的總編肯定要總裁管用,這一次蘇澤幫著自己徹底扳倒徐階,那麼自己也要投桃報李支援他。
官場就是這樣,關係是都是雙向的。
不能為下屬出頭的領導,也別想要得到下屬的擁戴。
如果連立功的親信都不獎勵提拔,那手下人就會離領導而去。
既然蘇澤首倡辦這個《樂府新報》,那高拱自然要幫他爭取利益。
對此隆慶皇帝也沒有異議,他點頭說道:
“此為理應之事。”
這時候張居正站出來說道:
“按照蘇澤的奏本,當以史官為例,從翰林院抽調編纂官。”
自從前任翰林院掌院學士殷士儋升任詹事府詹事後,張居正兼領了翰林院事,而翰林院本來就是他的控制範圍,從翰林院抽調人選成立編輯部,這是張居正往這個新機構塞人。
這件事自然也沒什麼異議,但是趙貞吉急了。
內閣四輔臣,如今李春芳得名,高拱得人,張居正得利,自己是什麼沒撈到?
不,不是沒撈到,是自己還要吃屎!
趙貞吉兼任禮部尚書,國子監也在他的手裡,按照蘇澤的奏疏,這個《樂府新報》的採風使,要從國子監中抽選人來做。
誰來做這個採風使?給採風使什麼編制待遇?這些都是自己的事情!
要知道國子監的戰鬥力,趙貞吉也是知道的,他可不想要被國子監的監生堵門!
想到這裡,趙貞吉立刻出列說道:
“陛下,國子監廩額早已經定了,如今國子監也拿不出銀錢來,如果要辦《樂府新報》,還要戶部撥錢。”
眾人看向張居正,戶部是他的勢力範圍。
張居正摸著自己油亮的鬍鬚說道:
“戶部今年沒批這筆銀子,實在支不出來這筆錢。”
張居正這句話,倒不是他要打壓蘇澤。
戶部支銀,六科十三道的言官都是盯著的,預算監督權就是在言官手裡的。
這一次皇帝處罰了帶頭的陳瓚,但是大明言官的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
如果張居正違規撥錢給《樂府新報》,肯定會成為言官的新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