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秒還沒有呢,下一秒,就插在了珠峰上。
準確的說,是藍星的珠峰,插在了“火龍果”上。
異獸大陸,也叫異獸星球。
體積是藍星的二十倍。
按理來說,這麼龐大的一顆星球和藍星碰瓷在一起,雙方之間的引力場比如那會相互交集,彼此影響。
而引力重心也會以異獸星球為主。
可實際上,藍星的引力場大小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不只是引力,異獸星球對藍星的大氣層,自然環境,潮汐規律等等,影響都不大。
人們經過幾百年的研究才發現。
異獸星球表面,有一層特殊的紫銫能量,正是這一層紫銫的能量,才隔絕了異獸星球的一切力場。
當然,異獸星球的出現,對藍星的力場沒有什麼影響,但它的體積就擺在那。
最主要的影響有兩點。
一個是,藍星的自轉方向,從原來的以南北極為中軸自轉,變成了以珠峰的垂直方向為中軸自轉。
直接來了個大傾斜。
而異獸星球,也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同步自轉。
第二個,對公轉的影響。
這“火龍果”出現後,藍星的公轉軌道沒變,但公轉的時候,始終是背對“火龍果”的一端面向太陽。
也就是說,甭管藍星怎麼自轉,始終一面對著太陽,一面對著異獸星球。
這就導致,藍星從三百年前開始,就沒了白天黑夜之分。
除此之外,月球繞著藍星公轉的軌跡,也做了調整。
直接繞著新赤道的中軸公轉。
經過三百多年的時間,人類已經逐漸適應了藍星被調整後的狀態。
雖然大環境沒變,這依舊是一顆適宜生命誕生和繁衍,充滿了勃勃生機的星球。
但終究滄海桑田。
新的北極和新的南極,成了兩個極端。
北極因為常年向陽,只有白天,沒有黑夜,因此溫度奇高,最北極,平均溫度已經超過了一百度。
而最南極,也就是珠峰這邊,常年不見陽光,只有黑夜,沒有白天,溫度更是極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部分生物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
所以,人類如今大部分聚集在新的赤道軸附近。
之所以依舊叫赤道軸,也只是人類的習慣。
畢竟這新的赤道軸,一點也不赤。
整個新赤道軸,被不同的國家切割成了幾十份。
不同的國家,根據各自的實力劃分,向著兩側延伸出不同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