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我想要的相見……”
陸然為黃得文的遭遇深感同情,然而,此刻腳下的震動,卻在提醒著他,得趕緊離開這裡了。
“得文,我們恐怕得趕緊出去了。”
“出去?我回來,就是為了找到我的家人,而我現在已經找到了,為什麼還要出去?”黃得文抬起頭,露出一個不知是哭還是笑的表情,問道。
陸然無奈,只好自己一個人從黃得文的家門,又走了出來。
房間內,黃得文起身,站在門口,微笑地朝著陸然,揮手送別。
陸然彷彿看見了,黃得文的父親,就站在他的身邊,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一起對著自己微笑。
他不再試圖去勸說黃得文逃生,或許,對於一些人而言,落荒而逃的生存,遠沒有死得其所,更美滿。
隨後,陸然轉身,一個人走進了落魄的人世間……
……
現實中。
陸然猛地睜開了眼睛。
他的額頭和身上,都滲出了汗珠。
他抬手把眼鏡摘下,用手抹了抹自己的臉。
真實的,陸然很確定,現在摸到的自己,是真實的。
他又伸手摸了摸自己坐著的沙發。
“我彈完了。”
不遠處,坐在鋼琴後面的黃得文,輕聲說道。
彈完了?
哦,是的,我一直是坐在這裡聽著黃得文彈他的音樂。
陸然這才徹底地回過了神來。
原來自己一直坐在他家的沙發上。
那麼,剛才自己經歷的那個奇異的故事,異界的島嶼,三個神靈,還有他的父親……
都是從他這首曲子裡,聽出的旋律?
這一首跌宕起伏,包羅永珍的曲子,可真是絕妙啊。陸然暗歎。
黃得文在彈奏樂曲之前,就曾經對陸然說過,每個人會聽出不同的故事,所以,他並沒有給這首曲子一個固定的名字,“你聽到的是什麼,就叫它什麼”。
黃得文給它起的名字,叫“時間的盡頭”,而陸然看到的故事,正是黃得文心中的故事。
在這首曲子裡,旁觀者聽出的是一絲憂傷,和對死亡的思考。
而投入其中的人,和彈奏者一樣心情憂鬱的人,從旋律裡聽出的是一份感同身受的傷感,彷徨,然後是更深一層的憂鬱,最後是對死亡,對時間的盡頭的嚮往……
陸然忽然間明白了什麼。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在演奏前,黃得文堅持聲稱陸然不是他的聽眾,陸然不需要他的幫助。
因為,陸然不是那種投入其中的聽眾,他並不急於想要尋求生命的解脫,他沒有真正的困惑,黃得文也不需要用音樂來作回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