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陸然語氣篤定,他的手敲在桌上,擲地有聲,不容許半點異議。
說完這段強硬的論斷,陸然聳了聳肩,又回覆了自己平和的語氣,“如果你以為,我只是在威脅你,還想繼續死撐著不認,那就省省吧。
記得兩個小時以前,做的那些問卷嗎?”
陸然看著李華強,提醒他兩個小時以前,在這個審訊室裡剛剛做過的事情。
“雖然你可以背下兩份最通用的測量量表,甚至,你背過不止兩份的量表。
但是,剛才的那些問卷,你一定有很多沒見過吧?
你不知道,那些量表都是測什麼的。總歸,看上去都是和性格、人格、氣質有那麼點關係,所以,你一直在猜測,填寫什麼答案才合適,是嗎?”
李華強沒有回答,陸然,也並不在意。
“然而,你不會猜到,那幾份量表,和人格分裂,和診斷,毫無關係。
它們只是普通的,用於測試性格和偏好的問卷而已。
並且,在裡面加入了一些測謊的題目。
你一直在揣測正確的答案,難免在回答上,不能秉承前後一致的思路,還會出現很多前後矛盾的答案,測謊題的測驗結果,一定是不盡如人意的。
同一次測驗,只有最開始的兩份量表呈現出顯著的結果,而且和第一次測試時的填寫的答案,幾乎一樣,而後面的所有問卷,都呈現出不穩定的結果,還有極高的測謊分數。
這種大相徑庭的結果,根本就不應該在同一次測驗中發生。
單單是剛才的那些量表,我就有足夠的證據,推翻原來的診斷結果。
你已經沒有機會了,放棄吧。”
說完這一通話,陸然已經不在乎李華強究竟肯不肯回答,肯不肯說出實話。
正如陸然自己所說,他今天過來,不是隨意挑選的一個時間,也不是隨便地問幾個問題,而是經過了大膽的猜測,嚴密的推理,還有精心的安排。
如果李華強真如陸然所說,是偽裝的,那麼,在陸然的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攻勢”之下,必定露出破綻。
就算關於李華強心理細節的一系列推測,都可以被他找出理由,繼續圓謊,反過來指責陸然全是主觀臆斷,然而,資料上的巨大漏洞,就是白紙黑字,實實在在地呈現出問題所在了。
任何作假的說詞,都無法跳過這些資料,而不讓人產生質疑。
除非,陸然從一開始就是錯的,而剛才那幾份量表的數值,也沒有他所猜測的那些資料問題。
這個時候,李華強做好的問卷,還在許浩的手上,還沒有被送去分析,資料的結果,究竟如何,還不得而知。
誰對誰錯,全是憑藉兩人的互相猜測,在互相博弈。
陸然知道,在這個房間裡,真正知道真相的,目前,還是隻有李華強一人而已。
如果他胸有成竹的推斷,沒有讓李華強承認,那麼,對方要麼是不相信他真有那麼大能耐,能推翻原來的診斷結果,還想著最後再賭一把。
要麼,就是他真的錯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