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一道雷電閃爍,稀里嘩啦下起雨來。
內閣首輔嚴嵩急忙進入乾清宮,呈上一道奏摺,拱手道:“啟稟皇上,近日來大雨不斷,黃河氾濫,河南出現鬧了水災。”
“河南巡撫在任上因公殉職,現在急需派遣一名官員前往河南修提賑災。”
聽到嚴嵩的彙報,朱祁鎮微微有些驚訝。
因為這種官員的任命,早就有制度的,有候補之人,然而嚴嵩此時卻稟報上來,顯然是他認為這個候補之人,不合適出任河南巡撫一職。
“將原河南巡撫追封為戶部尚書,諡號忠。”
朱祁鎮嘆了口氣,然後問道:“候補河南巡撫的人是誰?”
“啟稟陛下,現在的河南巡撫和江蘇巡撫皆出現了空缺,而按照朝廷的慣例,這兩個職位的候補之人,應該是新科狀元和榜眼。”
嚴嵩眉頭一凝,接著說道:“若是以往,微臣按照慣例,委派他們下去便是,但是現在河南遭受了嚴重的水災,江蘇一地又出現了藩王阻止朝廷稅收改革的大事。”
“微臣建議,暫留二人的職位,另外選派有魄力的能臣下去治理,這樣方才穩當。”
河南黃河水災,事關民生。
江蘇藩王抗拒朝廷丈量良田,阻止改革,事關朝廷權威。
這兩件事情,都是出不得亂子的大事。
河南水災一旦處理不當,不但容易有成千上萬的人遭殃,而且還容易激起災民民變。
至於江蘇,則是更甚,藩王抗拒,說不定還會起兵造反。
嚴嵩的建議,的確是為了求穩。
畢竟,新科狀元和榜眼,雖然是有才,但卻沒有一絲經驗,又是年輕人,容易衝動行事。
不過,嚴嵩的建議卻是被朱祁鎮給否了。
一則,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屆恩科的進士,都是他朱祁鎮的天子門生,他有意培養年輕的力量。
現在的內閣大臣,三省六部的尚書,都實在太老了,超過七成的人,都已經超過了六十歲,暮氣沉沉。
二者,朱祁鎮想給年輕人鍛鍊的機會,也想見識一下,這顧鼎臣和倫文敘,是否在實幹之中,也如他們在文章之中那麼有本事。
三者,探花郎都已經被他提拔為了皇帝侍讀,如果狀元郎和榜眼卻不加任命的話,在本次的新科進士之中,必然影響不好,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家難出孝子,國危出能臣。”
朱祁鎮說道:“你不讓他們去試一試,怎麼知道他們不行呢,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
“朝廷任命官員的慣例不變。”
“傳朕旨意,狀元顧鼎臣出任河南巡撫,榜眼倫文敘出任江蘇巡撫,讓他們二人即刻上任。”
見到皇帝心意已決,嚴嵩本來還想說些什麼,但還是嚥了回去。
朱祁鎮一向雷厲風行,行事果決,嚴嵩知道,皇帝已經下了決心的事情,斷然是不會改變的。
“是,老臣遵旨。”
嚴嵩有些憂心的退出了養心殿。
不多時之後,慈寧宮的一個老太監在殿外求見,走入養心殿後,對著朱祁鎮道:“陛下,這是太后娘娘叫奴婢送來人參湯。”
“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