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內。
趙衡臣高坐在大堂正中央,兩側之間,二十四名翰林大學士閱卷,三名記錄官記名入檔。
等到最後一張試卷閱完。
李維翰急忙站起身來,捧著考卷走到趙衡臣面前,呈了上去。
趙衡臣接過考卷,默默閱覽起來。
大堂之中鴉雀無聲,二十四名閱卷官皆是神情肅然,默默注視著趙衡臣,等待著主考官宣佈本次恩科結束。
大明帝國科舉考試一向非常嚴格。
如實想要被錄取,則試卷必須由三名以上的閱卷官交叉稽核,再由主考官親自閱覽,最後如果透過,主考官才會親自批閱錄取。
趙衡臣閱覽完這送上來的最後一份試卷,提起硃砂筆,工工整整的在試卷末尾畫了一個圈。
接著撕下考卷邊上的考生名字,保留編號。
趙衡臣念道:“錄取金陵城進士一名……謝遷。”
坐在旁邊的記錄官便在名冊之中,工整寫到:
金陵城舉人,錄取。
趙衡臣長出一口氣,然後站起身來,臉上露出了疲倦而又滿足的笑容。
科舉者,為國謀才。
一點點的馬虎都出現不得,一連三日,他都沒有睡上一個好覺,現在三千份試卷批閱完,他終於可以放心下來。
“各位同僚,大家辛苦了,待會兒本官請大家吃飯。”
趙衡臣話落。
副主考李維翰,二十四名閱卷官和三名記錄官,皆是站立起來,想趙衡臣拱了拱手,臉上全都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趙衡臣將桌案上的試卷拿了起來,放入手中掂量一下,然後說道:“本次恩科考試,錄取進士一共一百二十八名,本官這就將錄取的考卷送入宮中,讓陛下親自過目審查,然後請示陛下,定下殿試的日期。”
“各位,你們先去食為天酒樓等我,待會兒咱們慶祝一下。”
“是。”
眾人皆是笑著拱手回答。
就在這時,一名官差拿著一個信封,急匆匆進入貢院:“啟稟大人,這是南城的巡察御史,剛剛派人送來的一份書信。”
“他說事關重大,請大人過目。”
接過書信,趙衡臣拿出來一看,刷的一下,臉色立刻陰沉下來。
“出什麼事了,趙大人?”
李維翰出聲詢問,在場的所有人見他臉色不對,皆是目光驚疑惑的望著趙衡臣。
“十年寒窗,卻是一朝放蕩,毀於一旦。”
趙衡臣將書信往桌案一扔,氣呼呼道:“真是節外生枝!”
“趙大人,這信裡說了什麼事?”
李維翰疑惑的問道。
“唉。”
趙衡臣重重的嘆息了一聲,說道:“南城的巡察御史來信,說有人向他暗中告密,看見十二名考生在大考之後,跑到春園樓逛窯子去了,真是傷風敗俗,有辱讀書人的斯文。”
“可惜可恨的是,信中特別還點了幾個的名字。”
說道這裡,趙衡臣將書信交給記錄官,嘆氣道:“你們對一對,看看有沒有錄取的進士涉案。”
三名記錄官不敢懈怠,仔細對照名單審查一番,說道:“回趙大人的話,還真有。”
“都有些誰?”
趙衡臣眉頭一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