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柳意卻道兩人熟悉,第一次出營就點了他,這次又點了他,被“大人物”說相識,還兩次帶他出營,鄭三河一個小小兵丁,自然是受寵若驚。
因為柳醫師的看重,校尉大人都認識他了呢!
如今,雖然柳醫師身邊帶了三十幾個人,但鄭三河卻本能覺得自己在眾人間是有些特殊的,他和柳醫師才是“一夥的”。
所以道路泥濘,其他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鄭三河已經屁顛屁顛跑到柳意身邊,隨時準備她要是走路不穩就扶一把了。
和他態度同樣的是王在,他此刻也正守在另一邊,帶著五十歲身軀,隨時準備侍奉在自家十四歲老師身邊。
他的兩個小弟子也同樣是一副弟子服其勞的模樣,跟在自家老師身後。
可以說,他們就是柳意的鐵桿小弟了。
柳意對小弟鄭三河的態度也要比其他人更親和一些,聽到他問,她笑眯眯的,很自然回答:
“我一直忙碌,收了徒卻沒有空隙教導弟子,如今手頭忙的差不多了,就來找幾個病例教一教弟子。”
她可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加強在身邊人心中地位的機會。
果然,旁邊的五十歲小老頭王在一聽此話,大為震驚,驚訝過後,就是深深的感激:
“老師,怎可讓您為了我,如此辛勞。”
作為一個有著諸多偷師經驗的醫師,本身自己又帶有學徒,王在十分清楚大安朝老師與弟子之間的相處模式。
一般願意教一教理論知識都是非常不錯的老師了,大部分的師生關係,都是弟子們先老老實實做苦活累活繁瑣活幾年,然後才大發慈悲的開始教授。
而其中又有一大部分的老師在傳授技能時,會藏著掖著一部分不教給徒弟。
柳意之前給出方子的行為就足夠讓他震驚了,而此刻,她甚至剛剛收了他,就願意帶他出來行醫教導他。
對於王在來說,就像是現代社會時,班主任給帶過的學生找工作,介紹伴侶,甚至還幫忙出資買房子一樣。
簡直好到讓人不敢相信。
他甚至感動哭了,只覺自己前半生遭人白眼,想要苦學卻找不到門路,就是為了等來這一刻。
王在哭起來並不好看,甚至有點辣眼睛,但柳意卻始終用溫和的師長視線看他。
雖然十四歲的她用慈愛眼神看五十歲的王在有些奇怪,但問題不大。
“我為你師,自然要教導你。”
王在的眼淚一下就剎不住車了。
是啊,他現在有老師了。
而他的老師,願意對他傾囊相授,不吝辛苦的教導他。
王在低頭,忍不住行了個大禮,哭腔裡,仿若也帶出了前半生的委屈一般,哽咽喊了一聲:
“老師!”
簡直跟一頭迷路許久,終於找到親長的五十歲幼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