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陳然以13屆大滿貫冠軍的身份,抵達了北美大陸,同時也引起了不少的震動。
無論如何,他雖然每一年都會缺席不少大師賽,但從來沒缺席過在美國舉行的大師賽。
無論是“陽光雙賽”,還是“辛辛那提大師賽”,陳然每一年都會參加,從不缺席。
你看,他是多麼重視在美國舉行的比賽啊!
另外,人們也驚訝的發現陳然今年還沒贏得過大師賽的冠軍。
自這個天才網球手出道以來,今年算是第五年了。
之前四年,陳然沒有一年的大師賽冠軍數量掛0,那麼今年呢,這個記錄還會被延續嗎?
陳然一直非常重視美國市場,他應該不會讓那些美國球迷們失望而歸吧。
但在另一個方面,美網永遠是北美賽季份量最重的部分,甚至全世界的網球迷們都在關注著這一屆有著特殊意義的美網。
陳然能否在這裡,上一任王者桑普拉斯的地盤裡,贏得他職業生涯裡的第十四座大滿貫冠軍。
年度全滿貫,和追平桑普拉斯的大滿貫數量,陳然極有可能同時完成這兩個破天荒的記錄。
所以當陳然再度來到辛辛那提時,所有的問題都在關心他的美網之旅。
或許從這一刻起,網壇的真正at要換人了。
“我們不在乎全滿貫,或者金滿貫,哪怕是最近流行的超級金滿貫。大滿貫數量才是決定一個職業網球選手其成就的高低。”
桑普拉斯的支持者們,以及一些美國的媒體們一直如此強調著。
原因很簡單,每一個大滿貫冠軍的價值都是連城的,這跟你是否完成全滿貫沒有關係。
比如桑普拉斯有七個溫布林登的冠軍,難道還比不上缺少的一個法網冠軍。
首先是比大滿貫數量,只要當兩個人持平的時候,再比其他的成就。
美國媒體有理有據地說著。
其實這麼說也沒毛病,比如五個大滿貫總歸是大於四個大滿貫,哪怕後者的四個冠軍是四大滿貫各一個。
陳然也無法反駁這個說法。
他很清楚,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大滿貫的數量。
好在,他目前心態不錯,非常從容。
作為一號種子,他在有著54個籤位的辛辛那提大師賽裡,享受著首輪輪空的待遇。
不過從第二輪開始,陳然便享受著中央球場的待遇。
他的每一場比賽,都在能夠容納1萬3000人的球場上打球。
賽事組委會有些擔心陳然是否會有所保留,就像之前的紅土賽季一樣。
但他們的擔憂是多餘的,因為陳然在北美賽季的優勢可是遠遠大於紅土賽季。
在法網,有納達爾這種史上最強的紅土BUG存在,陳然才會特意制定針對性的計劃和戰術。
但這裡是美網,是他最喜歡的快速硬地球場。
陳然甚至在過去兩年都統治了北美賽季,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他必然會全力以赴。
第二輪比賽,陳然輕裝上陣,以2個6比1拿下一個資格賽對手,輕鬆鎖定一個十六強席位。
這讓辛辛那提的組委會激動地打出了廣告牌:讓我們歡迎“北美賽季”的王者回歸!
強勢的陳然,必然會成為票房和收視率的保證。
如今的陳然之人氣,在整個職業網壇是斷層領先的。
無論是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都已經沒什麼意義。
那麼就是跨時空的對比。
由於陳然在全場地裡表現出的強勢,他的人氣也已經超過了前世同時期的費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