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包間內,在座的有陳石巖、郝勝暉、徐子恆、田復琛、藺如笙等幾位老爺子。
也有以全俊凱為首的幾位中年人,他們幾人都是現代詩的代表人物,古詩詞就要差一些了。
年輕一代只有郭子墨、徐夢瑩和藺文斌,徐夢瑩是徐子恆的孫女,藺文斌是藺如笙的孫子,當代他們兩個都是佼佼者。
“來,敬我們今天的頭魁。”菜上齊了以後,徐子恆端起了酒杯。
“哈哈……應當,小墨今天的詩詞和對子,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叫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藺如笙說完後又對孫子說道:“小斌,你以後也要和小墨多學學。”
藺文斌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個“好”字,可以看得出來,他不怎麼喜歡郭子墨,所以並不熱情。
這也難怪,沒有郭子墨以前,他和徐夢瑩在文學界,可是被稱為金童玉女的兩人,在這樣的讚美中長大,難免心高氣傲。
“藺老說笑了,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我們共同進步。”郭子墨笑著回應。
“聽到沒有?你就是太自以為是,不只是文學方面,做人你也要多學習。”藺老又轉頭教育道。
“別說這個了,我們喝酒。”徐老打圓場道。
“來,喝。”
大家一起舉杯。
“小墨,有女朋友沒有?”
“剛分手。”
“你這麼優秀,還有女人看不上?”
“也還好,性格不合而已。”
“你看我這孫女如何?”
“爺爺……”
“哈哈……你們年輕人可以多交流交流。”
“有沒有興趣來我們京大做個名譽教授?”
“算了吧,我可沒有教書育人的本事。”
“什麼話,達者為先,你不是還做了京藝的名譽教授嗎?”
“那不一樣,我本來就是學音樂的。”
“哎……京藝也是,怎麼就培養了一個文學大家。”
……
幾人邊喝邊聊,一大桌子其樂融融,唯一不說話還有些臭臉的,就是藺文斌了。
他本來被郭子墨搶了風頭就有些不高興,徐老爺子又當面為郭子墨和徐夢瑩撮合,他就更鬱悶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啊。”
酒過三巡以後,眾人都有些微醺,徐子恆老爺子突然來了這麼一句。
“哈哈……到現在我還在回味子墨那句對飲成三人呢。”陳石巖會長也說道。
“既然大家都這麼有興致,那我們來個行酒令如何?”郝勝暉提議道。
“這想法好我先來。”
藺如笙老爺子站起身來想了想道:“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頂臺舊姑誰……”
“好,接下來我來。”徐子恆老爺子接話道。
幾位老爺子都是性情中人,再加上又喝了一些酒,興致使然,詩興大發。
郭子墨在一旁聽著,有些詩他從來沒有聽過,有些詩和前世的一些詩很像,只是細微的差別。
郭子墨也不得不感嘆,也許是他來到了這裡產生了蝴蝶效應,之前不曾出現過的事物開始被創作出來。
比如之前在法蘭西的那首《致愛麗絲》,就和前世的很像,現在的詩詞又是如此。
或許這種相互之間的碰撞,開啟了所有人的大門,文思如泉湧之下,才會讓各種事物被創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