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尚校長的首肯直播,雖然時間不長,卻透露了很多的資訊,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當天就以極快的速度在網上傳播,短短兩個小時,就衝上了熱搜第二的位置。
到了第二天,幾乎全網都是這件事的報道,李沁音被雪藏的傳言不攻自破,而且還為她帶來了聲望。
“原來是被召喚了,誤會華藝了。”
“楊校長說是為國爭光,是不是國慶節啊。”
“非常有可能,今年是大慶,會有閱兵儀式,在那裡演奏會被幸福死吧。”
“這可是天大的事情,怪不得不露面呢。”
“我說,國慶的東西就這樣洩露了,沒事嗎?”
“楊校長在,應該沒問題吧?”
“編鐘啊,那可是編鐘,全國都沒幾架編鐘吧?”
“這種傳統樂器越聽越上頭啊,古人的智慧無窮無盡,幾口鐘組合在一起,就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
……
知道了來龍去脈以後,網友們也覺得自己魯莽了,去微博給華藝道歉了,同時也在熱議這件事。
他們不知道有什麼國際音樂會,現在是七月份,他們能想到的為國爭光,就是國慶這一件事了。
而且,直播當中那眾多的傳統樂器,讓眾人大呼過癮,尤其是其中的編鐘,全國真的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這種樂器的聲音。
只是,在熱議中也有些不同的聲音,那就是直播中的曲子,好像與國慶不符,聽起來也大氣磅礴,卻少了一絲莊嚴。
當然了,這樣的瑕疵並不算什麼,也許根本算不上瑕疵,傳統樂器配自己的國慶節,哪有什麼瑕疵啊。
在熱議的過程中,有一條訊息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這條評論不是誇讚,也不是吐槽,而是一篇分析。
“回頭看郭子墨爆火原因,他先是在法蘭西街頭與李沁音合奏,之後更是創作出了笑傲江湖這首曲子。”
“因為笑傲江湖有足夠的受眾,曲子也非常符合原著,讓他一下子成為了全網追捧的物件。”
“而後在法蘭西藝術學院的一通操作,不但體現了大國氣量,更是不卑不亢的讓外國人刮目相看。”
“其中創作的幾首曲子,不但讓他們目瞪口呆,並且得到了世界級演奏家的認可,還當場指點愛麗絲創作。”
“回國後一首曲子加入戲腔,讓李沁音成為新人王,現在更是用上了編鐘這種大型的傳統樂器。”
“這所有的作品當中大家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我們獨有的傳統文化。”
“眾所周知,近幾年國家的各個方面都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我們年輕一代有機會也有能力去熟悉傳統文化,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漢服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
“郭子墨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讓他短時間內火爆全網,傳統文化必是未來的趨勢。”
……
這位網友長長的一條評論,完全抓住了重點,而他的觀點,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