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剛現在有些茫然,他覺得沉默才是他最好的選擇,在張同堯和李天舒兩個人的控製之下,整個常委會經曆了一係列的人事調整。整個鹽寧縣下麵的鄉鎮書記等基本上被換了一個遍,當然了林海鄉尤為的突出。
因為書記和鄉長都是調走了,而補充的人員又是從下麵提拔起來的,甚至新任的鄉長和書記都算是破格提拔,整個林海鄉看上去都快成為了李天舒的自留地了。
常委會的召開自然牽動了各方的關注,實際上鹽寧縣的局勢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他們都自譽為能夠瞭解鹽寧縣的形勢高談闊論。甚至有些人覺得華立剛的到來就是為了平衡,壓製李天舒的。
可是最後沒有想到,李天舒在這一次的常委會中又一次的顯示了他們的實力和控製力。說起來這一次李天舒壓根就沒有任何的做作,他隻是取了鹽寧縣經濟開發區和林海鄉兩個地方,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沒有任何的變化。
讓人感覺非常的詫異。隻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同堯實際上是最大的受益者,這一次張同堯和李天舒兩個人的配合讓張同堯的聲望大漲。
因為跟隨張同堯的一批人基本上都是升上去了,原先袁剛一係的影子基本上是被抹去了大半。
很多人想要找李天舒,而李天舒卻並沒有多少的興趣,他並不是一個濫好人。而且袁剛這個人,在李天舒看來,他隻有對袁剛保持一個感恩的心就足夠了。
至於他留下的那些人和事情,李天舒沒有興趣去接手,畢竟他覺得這樣的行為會讓人覺得他很浮躁。
不過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既然現在和張同堯合作了,那麼你就拿出一個合作的樣子出來。任何事情都要去管一管,看一看,這個是不好的,也會讓合作者對你非常的頭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天舒絕對不會和張同堯去碗裡麵搶食吃的。
兩個人分工的區域不同,到最後才能夠為了一個共同的利益走下去。如果你把張同堯當成一個下屬的話,那李天舒的格局就是在太過渺小了一些了。說實話,眼前的這些利益算什麼?
對於李天舒來說真的不算什麼,李天舒的目的就是發展鹽寧縣經濟開發區。發展經濟開發區可不是單純的發展經濟開發區,他是想要用經濟開發區帶動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
這個在李天舒看來才是最為重要的,而不是別人口中所謂的為了政績。當然政績是一方麵,現在中央都沒有明確改革,你說什麼政績什麼的有什麼意思?要是國家萬一不改革了呢?你這個還算是政績麼?隻是能夠讓你加速死亡。
張同堯覺得,按照李天舒的家世來說的話,其實壓根就不需要這樣的冒險,但是人家卻敢冒這個風險。
如果真的取得了成功的話,那麼你也不要太過的眼紅,這個是人家用自己的前途換來的,你沒有本事還嫉妒別人這個是不可取的。
張同堯對於李天舒可謂是信心十足,李天舒來到鹽寧縣兩年多了,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他的每一步走的都是非常的穩健的。這個才是最為重要的,沒有一個穩健的步伐,這個人也走不遠。李天舒的背景加上他的眼光和能力,張同堯堅信他會走的更遠的。
華立剛回到了辦公室之後,吳海龍就跟在後麵,此刻他也知道華立剛的心情是非常的鬱悶的。華立剛麵對這幫人咄咄*人的氣勢,讓華立剛心中充滿了苦澀,不過現在他算是初來乍到,人家已經是混跡了很長時間的了。
雖然暫時失敗了,華立剛相信局勢總是會慢慢的扭轉過來的。實際上華立剛過來之前華老已經告訴過華立剛了,這一次過來打擊李天舒可以說是次要的,甚至華老並不希望華立剛參與到鹽寧縣的鬥爭中去,因為他們這一次的目標實際上就是賺取政績的。
看似華家把華立剛派到鹽寧縣這邊來好像是要和李天舒或者說李家開戰的意思,不過實際上華老的眼光又豈是一般人能夠看得懂的?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才是華老的策略。華老的第一策略就是韜光養晦,等華立剛取得政績之後立馬轉換格式,變成另外一種模式。
前期讓這些小輩們和李家人發生衝突顯然是有些不明智。
華老的意思華立剛這一次來到地方就是過來學習的,但是華立剛如此心高氣傲的人,他怎麼可能接受得了這樣的局麵呢?他移過來就想要顛倒乾坤。
隻可惜能力沒有達到,顛倒乾坤也不是那麼好顛倒的。華李兩家現在在爭鬥,華立剛的背景和李天舒的背景對於外人來講可以說是龐然大物一般的存在,但是對於他們兩個人本身而言,實際上他們也知道世家之間的規矩。
第三代之間的爭鬥,他們一直都是以鼓勵為主,是在說出了什麼亂子了,他們在出來擺平一下。
難不成這些世家門閥們想要透過一些別的東西去報複這些小輩麼?要知道,小輩可不是你一個人,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沒有任何的秘密可言的,到時候一旦被人查出來,你們家的小輩恐怕也不見得有任何的前途了。所以這個規矩無形中實際上約束的並不是別人,而是這幫人自己。
華立剛的第一次常委會的結果讓他鬱悶的難以附加,不過此次最大的收獲就是分化了張同堯一係,從鄭潔的口中得知了,即便是鄭潔不投靠自己的話,恐怕此刻也是投靠了張同堯了,鄭潔對於說服尤勇舉沒有成功還特地跟華立剛表達了歉意。
華立剛也隻不過是笑了笑,此刻表達歉意也沒有任何的意思,畢竟第一個人家已經跟隨了張同堯了,或者說跟隨了李天舒那一批人了。第二個就是尤勇舉就算是過來的話,華立剛也不過是在鹽寧縣佔據了五票,而李天舒還是控製了六票。
當然了多一個人和少一個人的區別絕對是不一樣的,這一點華立剛當然知道。華立剛還安慰了一下鄭潔,至少在這場爭鬥中他們也是有收獲的。隻不過現在鹽寧縣基本上被他們把持住了而已。
“小潔,你也不要太過自責了,這件事情本身就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控製得了的。”華立剛露出了自己迷人的笑容,對著鄭潔笑著道。
“我知道,我就是氣憤不過,論能力你也不比李天舒差吧?論其他方麵也是要優越於李天舒的,為什麼最後是這個結果呢?他李天舒欺人太甚了一些吧?”鄭潔道,隻不過她一直提的就是李天舒,隻字不提自己的哥哥張同堯。
華立剛當然知道,張同堯如果沒有倒向李天舒的話,就沒有今天常委會上的這些事情了。最根本的原因實際上並不在李天舒,而在張同堯的身上,張同堯作為一個縣的縣委書記他的權力還是非常的大的。如果他不想開這個議題的話,即便是李天舒能耐再大,他也翻不出張同堯的五指山。
可是張同堯竟然選擇了李天舒,這一點讓華立剛非常的氣憤。當然了,在鄭潔麵前華立剛還是保持了風度,他也並沒有說張同堯的不是,順水推舟的開始說起了李天舒。李天舒這個人華立剛認識的早了。
但是越來越看不懂了,這個讓華立剛非常的糾結。看到李天舒毫不留情的開始針對自己,華立剛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到地方工作的壓力,他決定開始反思自己,然後想著要如何的對李天舒展開反擊,隻有展開反擊才能夠化被動為主動。
現在鹽寧縣的常委這邊基本上沒有什麼突破口,當然了也不是完全沒有,就拿尤勇舉來說吧,實際上他還是出於一個猶豫的階段,要是最後華立剛成功的策反的話。到時候肯定也是盡釋前嫌了。
當然了這個現在華立剛還處於設想階段,尤勇舉是他的第一個目標,至於能不能搞定在,這個就要看華立剛自己的能力了。如果在展示了自己的實力之後還不能夠成功的收複尤勇舉的話,那麼恐怕在鹽寧縣的這段時間內就要被動很多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