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地上大呼“女子為帝不合天意,理應退位”。
大有捨生取義,雖千萬人吾往矣之氣勢。
但是,這麼做的後果可想而知,女帝大怒。
天子一怒,流血漂櫓。
這些人該殺頭的殺頭,該抄家的抄家,女帝下令徹查背後指使之人。
皇城一時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血腥之味三天不散。
更有傳聞說第二天上朝時,朝堂上少了三分之一的人。
但令人咋舌的是,參與這次行動的前身竟然平安無事。
不僅平安無事,女帝還下了聖旨說前身忠心耿耿,只不過受了小人矇蔽才做錯了事云云,不再追究此事。
然後更是賞了前身五百兩黃金。
倒是工部侍郎柳清權,也就是倒了八輩子黴收養前身的那個官員。
聽到這個訊息的第一時間,被嚇得暈了過去。
再次醒來,當柳清權萬念俱灰,準備自縊之際,又接到了賞賜聖旨。
激動的柳清權痛哭流涕,他已經五十三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不過如此了。
“這算哪門子聖旨,我李川不……”
“砰!!!”
前身李川怒目而視為首太監,義憤填膺的話尚未說完,就被反應過來的柳清權隨手抄起一個花瓶砸暈。
“臣接旨!”
柳清權說完,恭恭敬敬的跪下接旨。
…………
盯著古色古香的屋頂,李川下意識的摸了摸額頭,卻疼的齜牙咧嘴。
因為他腦袋上還纏著藥布,這是今年,也就是鳳儀十年這前身又幹的一件大事。
攔住女帝的車架,洋洋灑灑數千字,請求女帝收回大將軍軍權,並將其調回皇城。
總結一下,理由有二:
一是、大將軍秦染衣是秦宿德的女兒,相權和兵權集於一家,國家危在旦夕。
二是、大將軍為女兒之身,說出來被人笑話。單來說,不配。
其實這第一條理由,在李川看來還有些道理,但是這第二條,指桑罵槐的嫌疑就很大了。
敢攔女帝的駕,並且如此出言不遜,換成旁人,早就掛城外了。
可令世人再次大跌眼鏡的是。
女帝卻僅僅說了句再議,便打算趕走前身,將此事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