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你的本事。”劉羿突然上前,一掌擊在精壯漢子左面肩窩。精壯漢子如遭重錘一擊,坐在地上,半邊身子麻木。劉羿順勢奪了他的彎刀,拉張椅子坐在精壯漢子面前。
精壯漢子臉色蒼白:“要殺就殺,折磨人不是好漢。”
“本官乃珠崖郡守,你以為是江湖好漢。本官見你一直沒動殺機,才饒你一命,否則,剛才那一掌就不是擊在你的肩膀,而是你的腦袋了。”
精壯漢子一想確實如此,冷汗就下來了,感激地說:“多謝大人不殺之恩。”
劉羿提了一根凳子放在他面前:“起來,坐下說話。”
精壯漢子爬起來坐下。拱手道:“大人,在下是合浦郡朱盧縣莫衝兒,衝撞大人,望大人見諒。”
“你是烏滸蠻的人?”
“大人,烏滸蠻是對我們的蔑稱,我們自稱南越人。”
“你們這次來就是想得到本官的秘方?”
“大人,我們的族人生活艱難,活不下去了,望大人能救救我們。”
劉羿想了一陣,問:“你們有多少人?”
“我們這一支有20多個村寨,大的村寨五六百人,小的村寨一兩百人。”
“嗯,平均按三百人計算,大約有六七千人。”劉羿思考了一下,說:“你們生活在高山,土地少,還貧瘠,種不出多少糧食,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就會缺糧。”
“是的,大人。”
劉羿點點頭。劉羿知道,許多歷史學家都把民變歸咎於官府司政不當,是官逼民反,其實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華夏曆史上的不少民變,尤其是規模不大的少數民族民變,很多時候官府是背黑鍋的。因為官府懶政,許多時候根本就沒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自然條件太差,生產力過於低下。比如山民,產出本來就很低,又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本身就處於半飢餓狀態,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或者突發事件,就會餓死人,就會選擇搶劫,這是動物的本能。所以一些地區民變總是不斷。許多時候官府也把山民遷移到平地,想一勞永逸,比如孫權就遷移了大量的山越下山,但官府沒有給他們創造生存的條件,這些山越耕種技術差,仍然沒有掙錢門道,貧窮依舊,最後還是叛亂不斷。劉羿認為,後面的三國時代,吳國兵力不足,國力不強,和山越不斷叛亂有極大關係。
劉羿問:“本官在你們縣城收葛根葛藤對你們有幫助嗎?”
“有幫助,但解決不了多少問題,一是葛根葛藤有限,開始多,好採,後面就不行了,要走很遠的地方才能採到。二是我們那裡糧食很貴,比徐紋價高很多。春荒的時候,那些米店還故意囤積糧食,有錢也買不到,讓大家沒吃的,然後突然漲價。”
“該死的米商。”劉羿罵道。
“官府放糧嗎?”
“放糧?多少年沒聽說過了。大家都說,官府和米商是一夥的,米店就是他們開的。”
劉羿點頭:“很有可能,至少有相互勾結的嫌疑。”
“大人,這麼說吧,我們那裡的官府,除了來收稅,其他時間是見不到官府的人的。”
“他們還會上山去收稅?”
“哪裡呀?他們堵在集市,抓我們去趕場的人,抓住一個收一個。”
劉羿譏笑道:“我就知道,這些官老爺,不可能上山,他們沒那麼勤快?”
喜歡漢末之海上霸業請大家收藏:()漢末之海上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