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生產力條件下,還有主流的文化思想影響,各國的百姓的生存狀態,並沒有本質的差別。
除了極個別的殘暴封君統治者,會竭澤而漁,把自己領地內的百姓當成一次性消耗品。大多數貴族都知道自己實力的來源就是這些平民黔首。
他們會讓自己領地內的百姓能夠度日,但又時刻保持對百姓的控制,不“飽暖”也不“飢寒”,稍微施以恩義,就能籠絡大批人士為自己盡忠。
秦國的百姓生存狀態跟這樣的,也不會有太大差別。那一條軍功的上升通道,也是那些沉重的賦稅、苛刻的法度、極度限制的人身自由換來的。
楚國覆滅韓國,在戰爭狀態下,確實在韓國土地上造成無數殺戮。熊悍把土地分到氏族手中,很有經驗的各家族就開始恩威並施地收服人心。
與秦國相比,楚國這個亡國兇手,似乎都更好相處一點。
這也是陸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如何讓六國之民,心甘情願地接受秦國的統治。現在看來,任重而道遠。
陸言之所以對於羅網幕後這個時間點跳出來搞事這麼憤怒,就是因為,修建大渠的這幾年,是他一直在渴望地實現糧食產量小幅度提升的平穩發育時間。
現在紙張已經風行天下,各國都開始用紙張代替沉重的竹簡,民間也出現了少數經營造紙的作坊。
這幾年發育時間過去,糧食生產效率提升,百姓耗費在土地上的體力勞動時間減少,紙張降低學習成本,陸言準備的教育大計才能開始實施。
想要在個平穩時間段裡面搞事的,都是他需要剷除的敵人。
“先生,難道我大秦在天下萬民心中,就如此得不堪嗎?!”嬴政把陸言召進宮裡,一臉懷疑人生地問,“許諾田宅、免除賦稅,願意來我大秦的都寥寥無幾,寡人難道還比不上熊悍嗎?”
陸言暼了眼左右,感知了一下,尉繚並不在這裡。
“王上,收容難民計策失敗,固然值得惋惜。但換個角度看,也是我大秦之幸。”
嬴政搖頭盯著他,“先生這話怎麼說?這場景,足見我大秦在天下的民心。”
陸言反問道:“民心如此,倘若我秦國開啟滅國大戰,那之後該是怎樣一番景象?正是因為這件事提醒得及時,才不至於讓我秦國一統大計出錯。”
“你這麼一說確實,如果是我秦國現在滅了韓國,只怕已經烽煙遍地了。”嬴政轉念一想認同了陸言的話,隨之嘆氣,“唉~民心若是這樣,一一剪滅六國之後,寡人要怎麼治理這天下?”
他端正地坐好,朝著陸言請問:“先生,寡人早知你胸中藏有平定六國的遠謀,之前滅趙之計不過驚鴻一瞥。不知道今日,寡人能不能傾聽高論?”
陸言看向嬴政,對方懸冕的九根輕輕地晃盪,堅定的目光透過其間,一絲不苟地盯著自己。
他知道,受這次民心事件的刺激,自己要是不好好把滅六國的計劃講一講,他是不會讓自己走的。
“呼~”撥出一口氣,陸言準備講述自己對於滅六國、平天下的籌劃。
喜歡秦時之聖人在世請大家收藏:()秦時之聖人在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