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題寫的牌匾,當真不凡。”
“看來李斯沒有誆我們。”
陸言走出來就看到蒙恬李斯帶著許多外客,正對這個匆匆改造的書館四處張望。
蒙恬抱拳,“國師大人,外客們已經帶到。”
陸言把這些外客的表情看在眼裡,朝著他們邀請,“諸位,我知道你們心中還有疑慮,我身後這座藏書樓,便是我王誠意的證明。諸位隨我進來。”
走進藏書樓,宦官們各自在負責的區域站好,儒、墨、道、名、法、陰陽、醫家……各類典籍看得眼花繚亂。
“居然還有數術和工匠之學!”
“巫醫樂師百工之學,竟然應有盡有。秦王在數天之內就能調集如此人力物力,可見真心啊~”
“是啊。”
“這些都是秦宮中侍奉秦王讀書的宦官。秦王,果然沒有真地要驅逐我們……”
有人迫不及待地問:“國師大人,於典籍若是有不解之處,是否可以請教國師大人?”
“陸言這些日子便與諸位同住,但有疑問不決,都可以跟我探討。”
得到肯定的回答,他頓時拜謝,“謝過國師大人。”
“我等謝過國師大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宦官攔住各個搶先上手的外客,把規矩說出:“各位大人,借閱書籍需要先行登記,並註上歸還時間。還請妥善保管,不要讓書籍出現損毀。”
“知道知道,快給我登記。”
“這都是寶物,我等自然懂得珍惜。”
陸言看著這幫人很快就把之前種種拋之腦後,一心撲到書裡去,面露微笑。
自咸陽至函谷,一路黃沙莽莽,良士忠臣形影相弔。
國內官位空出小半,國家必然生亂。這不僅在告訴秦人,外客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性,以緩解國內矛盾,也是在為以後發展教育埋下種子。
等秦王收拾完宗室,秦國將徹底進入嬴政時代,所有一切對這個時代的變革,都從這裡開啟。
“秦王政九年,五月甲子,言以逐客之函谷,修館挽才,作文以記之:
自咸陽五百里,長風捲地。賢客雁歸,去留不屬,了卻君心。王命急宣,朝發國都,暮至函谷,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
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陸言不自覺地補上了前世背過的千古名句,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曾驚豔了無數“恰同學少年”的風華正茂。
藏書樓裡落針可聞,一片沉寂。
李斯目光閃爍,將身子沉沉地彎下,“師弟心胸,李斯唯有仰望。”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國師大人,老夫慚愧。”
“撲通”一聲,有人跪倒,“秦王逐客,我心有憋屈,便自甘墮落。小人多謝國師大人指點。”
有人跟隨著跪下,“國師大人尚且因逐客令,屈尊與我等同住函谷,我等必不負國師,不負秦王。”
“我等必不負國師,不負秦王。”
“不負國師,不負秦王!”
陸言看著眼前跪倒一地的外客幹才,愣愣出神。
李斯跟旁邊的蒙毅耳語,“蒙尚書,將大王的誠意和國師這篇文章,多多抄錄,以後給每個外客人手一本。”
蒙毅連連點頭。
喜歡秦時之聖人在世請大家收藏:()秦時之聖人在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