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手中拿著一塊甑糕,仔細地端詳著。她上次經過河東時曾經吃過一次,但覺得和眼前這一塊的味道有些許的不同。原來,這其中加入了酸酸甜甜的乾果丁,使得味道層次更加豐富多樣。
段曉棠暗自揣測,她在別苑吃的應該是“正宗”做法,至於眼前這塊創新口味的甑糕,究竟是出於調味的考慮,還是為了節省細糧的緣故,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只要好吃就行了。
等到下午的時候,各地聞風而至的人越來越多,段曉棠這才明白,她還是太樂觀了。
交易市場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各種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相對有序的只有以河東世家為核心的大客戶群體,散戶市場依舊混亂。
段曉棠原以為雕版印刷一出,他們就無需再為契書頭疼。
可惜光印刷就要費不少時間,且一旦油墨沒刷勻,廢品率並不低。
綜合下來,它只是比手抄快一些罷了。
加之抄寫者為順應契書格式,補充欄位時字跡與內容皆顯拘謹,甚至相互擠壓,美感大打折扣。段曉棠能接受,其他人就未必那麼好受了,但受限於現實條件,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段曉棠原指望著柳琬手指縫裡漏一點印刷好的半成品契書出來,緩解一下他們的壓力。
結果這點想佔便宜的小心思,連老天都不允許。因為臨到下午,那些大客戶們所帶來的契約文書堆積如山,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印刷工作量遠遠超出了預期。
最後只能最原始的辦法——增加人手。
人吶,永遠是勞動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段曉棠只能暗自祈禱,柳琬撈人手不要“撈”過界,把那些替平民百姓謄抄文書的讀書人都薅走。
畢竟大吳普通人手裡若是有一點閒錢,首先想的是給家裡添幾隻健壯的大牲畜,無論是用來拉車還是耕作,都是極為實用的選擇,而不是買人。
世家大族有的是莊園田產,世道亂的時候大肆招攬隱戶,逢到太平年間,就只能擴充奴僕了。
段曉棠一隻手轉著扇子,一隻手背在身後,優哉遊哉地轉去大客戶所在地。
莊旭秉承著優秀的服務精神,幾乎算是常駐此地了。
段曉棠微微俯身,壓低聲音問道:“情況如何?”
莊旭面露凝重之色,卻語出驚人,“我們要發財了!”
深沉的面容,配上低沉的嗓音,誰會想到,說的是如此令人振奮的好訊息。
段曉棠跟著感慨一句,“河東盡是大魚!”
莊旭搖了搖頭,指著段曉棠先前所在的位置,也就是散戶市場,說道:“那裡頭大魚也不少。”
本地的富豪與外地的大賈從不稀缺,他們只是一時無法躋身河東世家的圈子,只能紆尊降貴,和普通小老百姓擠在一處購買。但人家的手筆從來不小,出手之闊綽,與世家大族相比,並不遜色多少。
透過“平民通道”購買牛羊等牲畜自然無虞,只是這樣一來,想要購買馬匹,尤其是健馬,就會有所限制了。
莊旭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來,拍了拍手上的墨跡,說道:“我們出去走一走。”
去看一下那些叮噹作響的“小金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