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梅繼續說道:“在常規衣物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在袖口、肘部,以及膝蓋部分做了加厚處理。”姑且算是設計創新。
邊景福將手放在那“創新”之處,靜靜地感受著衣物的質地和厚度。心中暗道,不就是補丁嗎?
以前是縫補舊衣的時候打上補丁,現在是在新衣上主動打補丁。不過對他們而言,的確有用。
這些細節邊景福早已知曉,轉而問道:“只有黑色嗎?”
右武衛和右屯衛都選擇的黑色,齊刷刷往校場上一站,不知道還以為大秦銳士復生呢!
這景象雖然瞧著肅穆,到底沉悶了些。
邊景福問道:“有沒有其他顏色?”
徐達勝低眉順眼地回應,“大量製衣的話,更推薦黑色和藍色。”
無論布料原本色彩如何,往黑色染缸裡一浸。別管私底下怎麼五彩斑斕,乍一看一定是黑的。
至於藍色,則是因為染料易得,但最好用白布浸染,略顯麻煩一些。
邊景福驀地轉頭,目光落在元德壽身上,說道:“我們大將軍喜歡紅色。”
元德壽將心底的吐槽憋回去,我們大將軍還喜歡紫色呢!也不見右屯衛上上下下都穿紫衣。
徐達勝秉持著顧客至上的原則,回應道:“紅色也能染。”
不過醜話說在前頭,“只是,這價格嘛,怕是要略高一些。”
邊景福果斷道:“那就黑色吧!”
二選一,黑色比藍色耐髒。
在金錢面前,大將軍的喜好,沒那麼重要。
雙方的合作意向明確,自然而然地邁入了下一步的洽談。
徐達勝探性地問道:“貴部是來料加工,還是包工包料?”
邊景福對於兩衛與恆榮祥之間的合作模式,只是略知皮毛。
徐達勝見狀,適時地將一份剛整理好的報價單遞到了邊景福的面前。
邊景福一條一條的仔細比對,兩種方式看起來價格懸殊巨大,不得不轉頭詢問過來人的意見。
元德壽坦言,“去年代加工,今年……”
嘆息一聲,“哪來的布料?”
草原上的突厥人既不養蠶也不種麻,哪來那麼多的布,他們最多的是各種皮毛。
左御衛哪怕有些家底,但也不可能一氣拿出來做衣裳。比起穿在身上,它們有更大的用處。
邊景福望向對面一臉平靜的祝明月,暗地裡感慨一句,財大氣粗。
以如今的情況來看,相當於她一力墊付為四衛製衣的大部分成本。
邊景福緩緩說道:“料子有哪些,拿來我看看。”
祝三齊畢恭畢敬地將整理好的布料卡放到邊景福手邊,全是各種各樣的細麻布。
即便有何春梅這位專業人士在一旁詳細介紹每種麻料的區別,邊景福也只是簡單地觸控、拉扯了一番後,便選定了兩三樣感覺不錯的作為備選。
能大批次應用的麻布,大多隻有產地和織造技法的細微差異。價格和質量相對接近,即便是互相替換,一般人也難以察覺。
更何況,如果嚴格要求只用一種麻料製衣,恐怕只有一兩個大布商能供應得起,變數實在太多。不如多準備幾個備選方案,大家都留點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