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棠盤腿坐在草地上,靜靜地欣賞著這一切。
曹學海從挎包中拿出一個被油紙仔細包裹好的物品,說道:“將軍,伙房剛出鍋的米糕。”
秉持著換換口味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兩日,火頭營從江南大營學來的米糕頗受歡迎。
北方大米價格偏高,伙頭營的米糕自然不可能用純米粉製作,裡頭新增一些雜糧粉。
若對口味不大挑剔,吃起來並不會覺得有什麼異樣。至少段曉棠拿著一塊米糕,在手裡慢慢掰開放進嘴裡,細細品味,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幾個親兵也同樣的吃著,迴歸祖國大地後,在草原上落下的那點不吃莫名混雜食物的病根,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畢竟這是米糕,又不是豆渣餅。
段曉棠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從征戰的緊張狀態中抽離出來,迴歸到平常的生活狀態,語氣輕鬆地說道:“等我們回大營,周營長該把魚羊鮮熬好了吧!”
以火頭營一貫的作息時間,加上鐵鍋導熱快,不管周水生是打算用魚湯煮羊肉,還是反過來用羊湯煮魚肉,按照時間推算,總歸是該出鍋了。
於廣富飽含期待地暢想道:“味道應該還不錯吧!”
畢竟周水生給出的理由,實在是太有理有據了,讓人忍不住對這道新奇菜餚的味道充滿期待。
段曉棠在野外晃盪到天色大明,才掉轉馬頭,打道回德遠寨。在路上,她迎面遇上孫安豐帶著親兵一行人。
段曉棠瞧了瞧他們行進的方向,疑惑地問道:“這是有什麼公務嗎?”難道是順著道路去尋即將到達的左武衛。
孫安丰神色坦然,毫無尷尬之色,說道:“本想欣賞一番日升之景。”可惜長久以來積累的疲憊,讓他沒能及時起床,錯過了日出的最佳時刻。
“如今想來,遠眺亦別有一番風味。”
孫安豐亦不曾想到,在右武衛中,唯一和自己一樣有閒情逸致,對風花雪月之事感興趣的,竟然是看到十三香比看到龍涎香還親熱的段曉棠。
兩人並騎回城,孫安豐開啟話匣子,興致勃勃地問道:“將軍見此美景,可有所得?”
段曉棠一下子愣住了,從小到大能叫她寫觀後感的只有老師,孫安豐算哪棵豆芽菜,也敢問她這種問題。
難道當將軍,也逃不掉這種枯燥乏味的 “作業” 嗎?
段曉棠嘴巴張合數次,終於憋出幾個字,“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首歌的旋律,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
若是當下的風氣更緊張些,聽到這話的人說不定會懷疑段曉棠是否意有所指,比如金烏東昇西落,為何草原上的太陽卻不落,是否有意心向突厥……
但孫安豐在段曉棠手下做事,兩人又沒有利益衝突。再者,段曉棠眾所周知的“沒文化”,和她咬文嚼字,最後說不定不知道會掉進哪個坑裡。
孫安豐賣弄道:“曉日裂雲巔,金芒沸草原。凱旋歌震野,捷報漫山川。熱血盈徵路,豪情貫碧天。班師逢此景,勳業耀流年。”
他將來的詩集裡又將增加一首大作,名為《草原日出凱旋歌》。
段曉棠聽後,只有一句評價,客套道:“好詩!好詩!”情緒如此簡單直白,連她都聽明白了。
這語氣、這表情,孫安豐一時不知,段曉棠究竟是在誇他還是在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