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婉不拿豆腐充數,全是“乾貨”。
放假時,姚南星書包裡塞滿了短短十來天寒假需要帶回家看的書、做的作業,腳邊還放著兩個大口袋。
前來接女兒的姚父見了這一幕,嚇得不輕:“這都是什麼?”
姚南星鬆了一口氣,淡淡道:“醫館發的年貨。”
五個徒弟算半工半讀,林婉婉索性將她們和藥工劃到一檔。
姚南星趕忙催促道:“父親,快抬車上去吧!”
杜若昭嫌棄兩個口袋太重,直接放在林婉婉的馬車上,讓她捎回去。
其他幾人家中若沒有車馬來接,就只能肩挑手提地帶回去,姑且算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姚父在車上暫時按捺住好奇心,等回到家後,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對著那幾個袋子指指點點。但沒人對姚南星的書包有興趣。
姚南星緩緩說道:“一袋是吃食,一袋是雜物。”
姚母自告奮勇拆包裹,一樣樣往外拿。肉、粉條、豆皮等物都是常見的,辣椒醬、醬菜、酒等物,各有一小罐。步步糕的點心兩大包,連食樂園的零食也有。
另一袋裡,更是琳琅滿目:花想容的面霜、手霜、香皂,恆榮祥的毛線……應有盡有。
置辦年貨的時候,沒人會想要濟生堂的成藥。
姚母手裡拿著幾團紅色毛線,“這幾日為娘讓人給你織條圍巾。”
林婉婉覺得大紅色庸俗,但誰叫過年喜慶呢,最終只能順應民意。
姚家也不指望姚南星能織毛衣了,自從金餅拿回家,她的手和時間有更重要的事做。
姚母下結論,“比起朝廷給你叔祖發的年禮,也差不了多少了。”
這卻是強行貼金了。年節下羊肉是什麼價格?何況今年念及姚壯憲遠在幷州效力,還多給他發了一隻羊呢。
姚南星這兩大袋子年貨,大多是按照內部價拿來的,哪怕算成市價,也比不得朝廷官員的待遇。
姚南星輕聲說出一個訊息,“師父計劃明年再收兩到三個徒弟。”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明年朱淑順會時不時跟著李秀芸出門接生,常駐醫館的謝靜徽能帶一帶小師妹,不用林婉婉事事費心親力親為。
姚母聞言,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從來沒聽過哪個當師父的,能同時帶七八個徒弟,哪怕只下苦力泥瓦匠也是如此。
但看姚南星等人的進度,說不定真能帶出來。姚母下定決心,走親訪友時提一句,免得日後姚南星顯得太特立獨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