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四個人的演技在一眾流量裡面,都是十分不錯的。
配角團也是十分出彩。
金士傑老爺子、鄧論、王彥林、牛駿封……
這些都是素來有口皆碑的演員。
所以這部戲的熱度其實並不低。
當然,這部戲更加成名的,其實是它的製片方。
原因很簡單。
製片方也不知道腦袋讓門弓子抽了多少個來回,竟然將資料刷到了四百億播放量!
四百億是一個什麼概念?
相當於地球上七十億的人口,每個人看了六遍!
雖然後來經過一系列的解釋,之所以會有這個資料,其實是因為這部戲每一集都算一次點選量,而且只要一集觀看超過六分鐘,就計算一次點選量。
本身就有著近七十集的總量,平均一下,其實也就能理解了。
當然,能理解歸理解,但是這樣注水的資料,也必然是遭人唾棄的。
其實說實話,這部書雖然本身涉嫌抄襲的緣故,導致口碑很差,但是劇版好在製作還算可以。
當然,因為原著本身的問題,所以劇再好也是讓人不適的。
但不高興歸不高興。
偏偏因為這部戲的陣容緣故,它的熱度的確是很高。
所以平臺方出於檔期的考慮,最終和童磊商定的時間,就是八月末。
當然,童磊也知道了同期的作品。
名字童磊已經記不清了。
只知道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倒是能有一部《河神》在七月中旬開播。
但是等到《白夜追兇》上線的時候,《河神》已經快要完結了。
畢竟它的總長只有二十四集。
雖然集數上少了一些。
但是這部戲卻是難得的精品。
唯一可惜的是,幾年之後的續作裡,男主角換人了。
沒辦法。
那個時候的男主角李憲,早就已經成為了娛樂圈當紅炸子雞了。
雖然是《河神》捧紅的他,但是那個時候的他,已經是一線演員的價格了。
而這樣的價格,自然也不是製片方能負擔得起的。
李憲又不可能主動降價,這自然也就無法出演了。
這也是為什麼童磊會在拍戲,尤其是會拍系列劇的時候,往往提前和演員進行簽約。
一方面是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卻是因為省錢。